登录

《书事十绝》宋曾惇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曾惇

《书事十绝》原文

江头柳木已参天,柳色花光日日妍。

惊怪田家频得醉,今年斗米不论钱。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江头柳木已参天,柳色花光日日妍。 惊怪田家频得醉,今年斗米不论文。

这首诗的题目是《书事十绝》,从内容上看,可以理解为曾惇对当前时局的记录和观察。在诗中,他描绘了江边的柳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柳色花光日日妍丽的景象,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不仅给田家带来了丰饶的收成,还让他们常常沉醉于其中。今年斗米的价格甚至不论文钱,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

首先,诗人描绘了江边柳树的壮丽景象。“江头柳木已参天”,这句诗中,“柳木”指的是柳树,“参天”则描绘了柳树已经长成了高大挺拔的大树,足见其生长之迅速。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也传达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接下来,“柳色花光日日妍”进一步描绘了柳树的美丽。柳色青翠,花光绚烂,每一天都展现出不同的美丽。这里的“妍丽”一词,既描绘了柳花的色彩之美,也暗示了生活的美好和富饶。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惊怪田家频得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家丰收的惊奇和喜悦。他们因为丰收而常常陶醉在欢乐之中,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这里的“频得醉”不仅描绘了他们的快乐,也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满足感。

最后,“今年斗米不论文”是全诗的高潮和主题。斗米的价格不再是由文钱所决定,这象征着丰收的巨大成果,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在这里,“不论文”这三个字蕴含了诗人的深深祝福和美好期盼。

整首诗的基调欢快而充满希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富饶和安定社会的赞美和祝愿。在短短的几行诗句中,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出来。这样的艺术效果不仅需要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表达能力,也需要他对生活和社会有深入的理解和热爱。曾惇以这样的诗作为《书事十绝》,显然是为了记录当前的时事,同时表达他对生活的赞美和期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