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吕渭老
分钗绾髻,洞府难分手。离觞短阕,啼痕冰舞袖。马嘶霜滑,桥横路转,人依古柳。晓色渐分星斗。
怎分剖。心儿一似,倾入离愁万千斗。垂鞭伫立,伤心还病酒。十年梦里婵娟,二月花中豆蔻。春风为谁依旧。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创作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扑蝴蝶近》是宋代词人吕渭老的作品。此词描写的是一位女子与情人诀别的情景,抒发了词人对于爱情破灭的悲哀。
上片描写的是情人分离的情景。词人以“分钗”起笔,以“难分手”承之,显然是写一对有情人即将分别的情景。但是,钗分而头散,如何绾合?难分手而到底分离,其间的感情矛盾和心灵痛苦,可想而知。但是,作者并不直接写词中女主角如何眷恋,如何难舍,而是通过这样一个侧面来表现,感情的真挚和诚恳更是跃然纸上。接着,“离觞短阕,啼痕冰舞袖”,写出了情人临歧痛饮、泪洒衣袖的情景。他(她)举杯相劝,“离别苦,休付笙歌肠断”,然而此刻情已绝裂,心已冰冷,除了分手之外,再也不能商量了。“马嘶霜滑”,使词中人不禁心惊肉跳,“桥横路转”,各奔前程。终于两人消失在由点及面的广袤视野里。这段描述看似平常,却不乏情韵,有着启示性的意义:生活中有不少人和事是一去不复返了。“人依古柳”,情犹未尽,“古柳”意象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下片“晓色渐分星斗。怎分剖”,从残夜初曙的时刻一直写到天明分手的情景。“怎分剖”一句,把词中人在诀别时难以割舍的心情表现得十分充分。“心儿一似,倾入离愁万千斗”,是“怎分剖”的延伸和具体化,形象地表现了词中人离愁之多、之重、之深,达到了“离愁都写不尽”的艺术效果。接下来,“垂鞭伫立,伤心还病酒”,写出了词中人在酒醒之后,仍然伤心不已的情景。这一情节使前面那种人物内心巨大的情感波动更加强烈、鲜明。“伤心还病酒”表面是说因忧伤而酗酒,实则暗示了一个抒情男儿因难分难舍的爱情而引发的自伤自怜情绪。“十年梦里婵娟,二月花中豆蔻”,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对于爱情生活遭受摧残的不满和愤怒之情。在这十年之中,词中人一直为美好的爱情而苦恼、而失眠;而今一切全都幻灭,只感到“花中豆蔻”的凋零了。“春风为谁依旧”,结尾这一问语,把词中人深深的寂寞和苦涩之情推到了最高点。
这首词写出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可以说每个字的准确使用及轻快流转的笔调,平易如口语,不仅有助于叙事写景(近人王国维曾经称赞过它的朴讷的风格),同样地也将这自然而无夸饰之嫌的表现归于大醇大淳的范畴(这也正是南宋爱情小调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因为如、所以能够耐于揣摩、引人入胜。这大概就是这首词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吧!
译文:
分钗簪起梳髻,洞府般欢聚难以分手。离别饯行的短歌情意难分,泪痕沾满了舞袖。马嘶鸣霜寒地滑,桥横路弯行人依古柳相送。晨光将曙星斗渐渐隐没,离愁别恨怎么分开?心儿起伏不休恰似斟满离愁万千杯斗。我扬鞭伫立长街,伤心又贪杯不休。十年相思如梦婵娟依旧,梦醒后像豆蔻花谢凋零飘落随春风飘走。春风它为谁仍然温柔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