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王质
昔日兰亭畅惠风,至今不与庶人同。
百金五字都休问,修竹清湍在眼中。
六角扇·其二
风自潇然过往踪,苍苔相邀自王浓。 何必追惜繁华笔,恰似佳人凭卧中。 我与宋君品风扇,生辉疑有羽衣动。 繁华尘封曾虚矣,谁与素手描芳梦?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两宋之际,有一位名叫王质的诗人,他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转折点,对于风物人情有着深深的感悟。这首《六角扇二首》就是他以此种方式表达出的对生活的理解。此诗其二,以扇为题,以扇寄情,将一把普通的六角扇描绘得如诗如画,引人深思。
首句“风自潇然过往踪”,便给人一种清远的感觉。诗人用“风自潇然”来形容那过往的风,让风带有人的情感,带着人的思绪,流动在每一个角落。这一句诗意淡远,引人遐想,使人仿佛能看到那风吹过之处,都带着一丝淡淡的雅致。
次句“苍苔相邀自王浓”,诗意一转,又有了些许生动之感。这句诗中,“苍苔”代表了古朴、宁静的自然环境,“邀请”则带有一种静谧、温馨的气氛。而“王浓”则给人一种恬淡、安详的感觉。整个句子仿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诗人所描绘的场景的魅力。
三、四句“何必追惜繁华笔,恰似佳人凭卧中”,诗人对扇子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扇子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的物品,但它的美丽和气质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他甚至说“百金五字都休问,修竹清湍在眼中”,即扇子上的字画虽然价值千金,但比起扇子的本身,那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因为真正重要的是那修竹青湍所带给人的视觉享受和心灵触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扇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深感悟。诗人通过对扇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淡然处之,对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意境和美感,同时融入现代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现代文翻译:
风儿自在穿梭在时光里, 苍苔为友邀请我共度闲暇。 何必追问繁华的笔墨痕迹, 只需享受手中这把翠竹青泉的扇子。
生活无需繁复的点缀, 简单即是美,自然即是乐。 无需金银五字来夸耀, 修竹青泉便足以令人心神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