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六角扇二首 其一》宋王质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王质

《六角扇二首 其一》原文

一自昭陵掩閟都,龙跳虎卧世间疏。

如今纵有千金璧,不博当年十字书。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六角扇二首》之一 的赏析:

宋代的诗人王质所做的这首诗写于看着普通的六角扇发呆之时。自古至今,多少人富贵繁华一朝,就从没有听说谁的懒穷是从来不买一扇子、一辈子全靠着一点权位维生的。大将死去,致使珍宝都丢失,文物的亡佚就这种地步。我们谁也不会愿意落到这样的地步的,可天下的大多却是愿意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那么如果今古珍宝都不复存在,文字也如常物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我们还能够有所依托的又是什么呢?这使我想起“琴棋书画”中的任何一件。它们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消遣的工具,而对于士大夫来说却是“道”,是寄托之所在。我们且看看作者在此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吧。

诗的开头写昭陵宝扇失散,用典精切。昭陵,指唐太宗贞观时期。当时收藏的名器珍宝很多都是制作精美的,当时人称之为昭陵六器(《新唐书·五行志》)。现在这些都已掩埋尘埃,难以再见,表达了作者对古物之丧失的无限惋惜之情。同时暗示了自己现在虽然身处宋代,却和唐代贞观时期一样穷困。

“龙跳虎卧”形容书法笔势的沉着、雄浑而有力,这里借书法之笔抒发对古物丧失的悲慨。

“千金璧”指古时宝玉,价值千金。“不博当年十字书”,字指《兰亭序》中的字。王质说现在纵然有古代的宝玉千金壁也换不来当年王羲之的十字书法。因为自己现在穷困潦倒,所以不希望后人学王羲之而成为一个贫贱的人。

这首诗以扇为题,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古物丧失的悲慨和对人生贫贱的怨愤不平之情。其情真意切,说理晓畅明白,颇有阮籍登广武以抒发穷困感慨的那种慷慨悲壮、郁愤不平的气氛和意境。

下面是根据这首诗写的现代文译文:

自从昭陵失去封闭后,珍贵的东西就再也没能重见天日。如今的千金璧环,也抵不过当年的那十个字。哪怕现在的璧是千斤重的宝玉,也换不来子孙后代能够走出困厄的方法啊。所以我会珍视那些珍贵的纸张和笔墨,因为它们也许就是我与后代子孙唯一的庇护所和翻身之本。只有紧紧地抓住它们,才能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