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真珠帘·栽竹》宋王质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王质

《真珠帘·栽竹》原文

翠_夭娇_苍玉。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北池之畔西墙曲,与主人、呼青吸绿。恨我,无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冬有寒梅闲相伴,春亦有、幽兰相逐。香足。才露下霜飞,又有秋菊。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王质《真珠帘·栽竹》一词描写了屋前栽竹的景色,词人从飞来的一丛竹写起,联想到植竹的邻居。真珠帘·栽竹】此词描写的都是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色,以描绘竹的生机和活力为中心主题,构造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春竹图。上片集中笔墨写栽竹,“翠箨夭娇苍玉。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通过外貌和神态的描写,展示出词人喜爱竹子、珍惜竹子的深情。一句“一笑忽相逢,更解苞投宿”,点明有竹可依。接下来的句子“曲水之畔西墙曲,与主呼青吸绿”,从与竹主人欢聚呼拥,让作者处处显现主人的热中攀引人融入到跟修竹的各种交友情景,人和景达到了妙合无机的佳境。“我、无天翠袖”由此令人很自然的和外出的雨水世界以及出脱宦累着能高卧南窗,聊凭幽几以养素子修竹的感觉在眼前呈现出来。“每遇飞雪萧萧,更惊风摵摵,清标可掬。”这句对雪中春竹的描写再次展示出词人笔下的竹活了起来,“清标可掬”一词将词人的喜爱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过片写和竹主人的友情。“更与月同来、无半点尘俗”,以月洁净无尘暗示主人心灵纯洁无瑕,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情景不言而自现。又与全词洁净无尘的风格相一致。词人笔下的自然景物,既具有客观形态,又富有人格化的特性。下片最后“幽兰相逐、香足矣。向小庭深处、认同心秀发舒麝珠堕地。“诗由曲院里三竿潇潇之声;到庭内掀这一从形象“清香夺尽了寒梅之气……凭后高寒虚位亟,留意我疆绿步赢歌舞联床赠。”“妙艳是依阑珊木又魂销魂销处,向人微低”全词以幽静为基调,贯穿着幽静和活泼两条线索。在词人的笔下,既有“呼青吸绿”的活泼泼的竹的描写,又有“幽兰相逐”的“香”的衬托;既有“清标可掬”的赞美,又有“认同吟秀发舒麝”的高人志趣的寄托,透过词境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的襟怀高洁。该词清淡之中孕透勃发生机的大境界大意境、尽展山水的灵气大清、大雅和大俗之美、追求身心交融与自然的合谐,展现了空蒙开阔的自然美,显得空灵秀美、风韵天成,亦悠亦婉,寄托遥深而弥显,大有月映竹林清韵入耳之妙语佳情,得柳宗元“隔窗隐隐两三家、多在青山碧水间”脱尘拔俗的精神之趣。古人所谓山清水秀风韵然存得意味醇厚生活与大自然美成一体达到了意境上的完满是中国文士可耕可读的愉悦的宣泄奔泄精神的表现以见非好浮华得文风的张扬标新猎奇之意没有搔到人生尤其是志趣功业常有抑塞之感的失意士大夫内心的痒处而山水田园之乐其真谛大抵如此。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