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何景明
尔去荆州府,孤帆几日开。
山过宋玉宅,江到楚王台。
落雁冲人起,浮云度水来。
悲怀兼别绪,岁暮若为裁。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送孙世其举人归华容二首
明 何景明
其一
尔去荆州路,孤帆几日归。 山连云梦接,江绕郢门开。 落日征帆远,秋风别调哀。 行行春水外,双鲤几时来。
其二
尔去华容道,孤帆几日回。 山过宋玉宅,江到楚王台。 落雁冲人起,浮云度水来。 悲怀兼别绪,岁晚若为怀。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但诗人并没有把笔墨过多的放在送别的场景描写上,而是借助对友人归途的想象,营造出一种雄浑高远的意境。这种别具一格的笔法,不仅体现出诗人不凡的才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首联 “ 尔去荆州府,孤帆几日开 。”何景明将孙氏喻为逆水上行的孤帆,行程虽然遥远,然目标明确、道路明晰。紧接的两联(尤其是“落雁冲人起 ,浮云度水来”)也就闲逸有致。动静结合之中笔峰拐弯处的画面显现出来:宋玉宅前山如群马奔腾,楚王台上浮云横渡。一派雄浑高远之景,然而这景色却是虚指,是诗人想象友人归途中所见之景。这样的描写不仅为诗歌平添了几分韵味,而且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颈联中的“落雁冲人起”一句以动衬静,写归途中的孤寂之情。“落雁”冲人而起与“浮云度水来”相对比,一个“冲”字写出了归途的孤寂与漫长,衬托出友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诗的结尾“悲怀兼别绪,岁晚若为怀”,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借助想象将友人抽象的离愁表达出来。“岁晚若为怀”,一个“若”字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奈之情。“悲怀兼别绪”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思念之情。“悲怀”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悲伤之情,也点出了送别的季节——冬天。冬日的寒冷与诗人内心的凄凉相互呼应,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伤之情。
整首诗的情感表现的非常含蓄而深沉,可谓意味深长、韵味无穷。它将送别的惆怅之情和对友人的牵挂、思念之情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使得诗歌“以柔情出之”又富有“男儿声”,很好的诠释了“韵高”与“意真”的完美结合。
最后附上译文:你就要乘船去华容了,几天后我们能见面呢?那连绵的山峦经过宋玉的住家,你又来到楚王的台榭了。大雁就要南飞,你会看到它冲着人们飞起;浮云又将渡过水面而来。离别的感伤加上别时的思绪,年终岁末时你能否回来呢?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