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谁谓河广行》明何景明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何景明

《谁谓河广行》原文

谁谓河广,浊不见泰山。

盂水之清,可别媸与妍。

清浊苟异,小大安足言。

君子知之,众人皆茫然。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谁谓河广行》是明代诗人何景明的诗作。此诗以河广为寓意,慨叹自己抱负无法实现,贤能志士的艰难坎坷的际遇,抨击当时统治者佞色任情、阻塞贤路。在自然之理之中寄寓深远之意。这首诗虽从“河广”二字出之,实际上也是有所寓托,指咏内乱、指斥奸臣阻遏贤良之作,因为古来从这字面上读是解释不通的。此诗的前两句是托言他事,说明人们本来不难治河有别,认识浊清之理,是极为简单的,因为河水清浊在流淌之中便可判然。然而却有人偏要搅混它,只看重世俗之见,所以说众人的目光都是茫然的。这两句用孟浩然“吾愿穿泛滥,于此求周旋”(《夜归鹿门山歌》)之语,把清浊二水分上下句提出,赋予新意。诗人借河水清浊为喻,认为人才本来易辨,且无可非议。因为一个人是贤是愚,是否济世之才,一经考察对比,自会真相大白。倘若统治者不重德才,而以色恋位,以色舍政事,“任之必遗贤扼塞不行,舍之必曲学当废”,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于是自然地转入下两句的议论。“清浊苟异”,可以“别媸妍”,则众人所忽视的小大之分已昭然若揭。“君子”句便点出此意。说君子明白了这一点道理,“众人”句作结反跌。众人的眼睛本是模糊的,但是君子的眼睛却非常尖锐清醒。“众人皆茫然”,揭示了主题。“众皆”两字颇为沉重,蕴含了诗人无限的慨叹与悲愤之情。何景明和李梦阳一样继承发扬汉魏风骨和杜甫以来的格调鲜明的文学主张。对七古和五律更为爱好,成为体裁大师。作诗绝仰古范,“效何次第(按指何景明)为诗者数十篇”。这首诗便是他效何诗而作的一首很好的尝试。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译文:

人们常说黄河宽广,(但在浊流中)却看不见泰山。清澈的溪水,(仔细辨别)可见其美丑妍媸。水清与水浊本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即使)河流大小相差悬殊,又有什么值得去说的呢? 君子理解了这些,而众人却茫然无知。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