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权僧过昌化寺见访次韵》明何景明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何景明

《赠权僧过昌化寺见访次韵》原文

问尔湖边寺,微钟翠巘西。

千岩一径转,落日乱藤迷。

数见谈天竺,相从过虎溪。

山中送客罢,独礼白云低。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赠权僧过昌化寺见访次韵

明 何景明

问尔湖边寺,微钟翠巘西。 千岩一径转,落日乱藤迷。 数见谈天竺,相从过虎溪。 山中送客罢,独礼白云低。

这首诗是作者在浙江昌化寺见到一位名叫权僧的客人时写的。这首诗通过对山寺景色的细致描绘,以及同权僧之间的互相酬唱和互相尊敬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诗人超然物外、寄情禅悦的高雅情趣。

一、二句“问尔湖边寺,微钟翠巘西”,把所见的湖边山寺的景象,用极简约的笔法作了概括的勾勒。其中“问尔”二字和“微钟”二字,都带有些许的主观色彩,带有诗人与山寺初识、欲语还羞的特点。“微钟”二字,用得很有情致。寻常的钟声,本是浑厚响亮的,这里却说它是“微钟”,便立刻使它变得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仿佛是一位害羞的少女,遮遮掩掩地走出来一样。这种别出心裁的描写方法,既写出了山寺钟声的特点,又突出了山寺的幽静。接着“千岩一径转,落日乱藤迷”二句,诗人又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条山径转过千岩万壑之后,终于曲径通幽,呈现在人们眼前;而天色已晚,山雾渐起,乱藤杂陈,使人更加迷乱不清的景象。

“数见”二句写诗人与权僧同游山寺的情事。由于先前已经数次谈论过天竺等名山胜景,所以一到寺中,诗人便不免处处礼让权僧先行;又因为游人渐少,行人稀疏,夕阳西下后寺院内显得更加清静,两人只好手相携缓步而行。这一联写两人游山寺的情事,十分得体。一来符合当时情景;二来诗人的谦让、敬僧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诗的后联承上而来,“山中送客罢,独礼白云低。”客罢”二字照应开头“问尔”,引出下文。“独礼白云低”三句,是说在山中送客已罢(了),诗人感到独自礼佛的低垂的白云在召唤自己。这二句写山中清寂既切合佛门戒律(游人渐少是佛门大忌),又深得禅意趣。“独礼白云低”还以“礼”字包蕴了尊佛敬佛的含义。末二句化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句,寄寓深刻的含义。“送客罢”是触动诗人情怀之事 ,由此引出“独礼白云低”的体会 。但 “独礼”之所以喜悦而心安并非是因为没有人陪伴的原因,而是因为心灵的丰富与宁静;而这便是从人世到佛门的某种感悟与超越。这样的超越是深刻的、成熟的。也是可贵的 。整首诗虽然简单但却不失充实的原因所在 。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不俗的修养与气质 ,无论是描述的细节 ,还是体会的道境 。每一部分都是可圈可点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来看,诗中作者的人格境界显得较高 。作为一代大儒王阳明的学生,他的诗中更多了一份道心与禅意 ,这也是阳明文化的影响所在 。而作为一个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时代里的诗人 ,他的诗歌无疑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希望您能满意 。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