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兴隆祀丁曲》明何景明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何景明

《兴隆祀丁曲》原文

称朱竿,扬朱弦,鸣钟朗鼓各在悬。

月建酉,日次丁,牲全礼成告于庭。

久哉斯道沦以失,天启神圣我祖出。

用夏变夷四海一,遐土之人炳文质。

昔者子欲居九夷。

百世之下,乃享于兹。

猗与斯道,垂宪靡蹦遗。

浩浩皇皇,八荒九州。

罔或靡知,罔或靡由。

曷知曷由,我祖之休。

现代文赏析、翻译

兴隆祀丁曲

明 何景明

称朱竿,扬朱弦,鸣钟朗鼓各在悬。

月建酉,日次丁,牲全礼成告于庭。

久矣斯文沦以失,天启神圣我祖出。

用夏变夷四海一,后王之盛光日月。

昔者子欲居九夷,今之斯道真可喜。

猗与斯道,垂宪无遗遗。

天道无偏被八荒,兴化致理归一王。

未有睹其利物表,我祖德泽长且长。

称朱竿,悬鼓响风中,高扬的琴弦中,鸣钟之声荡漾在空气中。祭祀之时,各司其职,仪式严谨而庄重。月亮运行到酉位,太阳运行到次丁日,牛羊猪齐全,礼乐完备,祭祀之仪在庭中宣告完成。然而久矣,斯文沦丧,道义失传。然而天启神圣之祖,我祖出矣!他们用华夏之道教化四夷,四海一家,后王的盛德光明日月。此道真如昔者孔子欲居九夷也,百世之后能享此道者,真可谓可喜也。此道真可谓垂宪无遗也!天道无偏颇,遍及八荒;兴化致理归于一王。吾辈当承我祖之德,光大道之伟业。

何景明以歌颂先祖功德、赞叹先王治世之道为主旨创作这首诗,既是对明朝初年的开国功德的一种追溯,更是对“用夏变夷”这一伟业的坚持与赞扬。他用雄健奔放的诗歌风格表达了对这种伟大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的决心。他不仅将古人的精神内化于自己的心中,更将其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鼓舞和引导人们的行为。这就是他的诗歌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尊祖崇道,兴化致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至于译文的话,可能会比较直白平淡一些,仅供参考:

此祭祀活动的旗帜被高举起,庄严的音乐声在空中回荡。挂在空中的大钟小鼓声音激昂热烈。此时正是月亮到达酉位之日、太阳运行到次丁之日之时。满载牛、羊、猪三牲的全礼成功举行并在庭院中宣告结束。文化的沦丧让我们哀叹可惜但是伟大的传统总会得到延续和创新!圣明的祖先降临!他们用华夏之道教化四方蛮夷民族使之归顺华夏成为一体这可真是君王的伟大之处就像日月光辉一般照亮人间啊!当年孔子想要前往居住九夷之地宣扬道义于现在这种伟大的传统得以流传真是令人高兴啊!这种道义如法律一样可以长久不衰!天下的百姓都应该知晓这种道义并且知道如何去实行它而这种道义就是我们祖先的恩泽惠及我们子孙后代!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