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弥逊
于陵三咽不待糁,重义轻身诚果敢。
首阳一死甘如饴,未觉此身真壈坎。
丈夫有志穷益坚,肯为猩唇贱昌歜。
高门下箸罗甘珍,大脔觜拌不供啖。
吾侪朝饭不谋夕,惟有生刍缘我斩。
富当学礼贫忌测,莫遗羁愁到颜色。
两公虽槁道则腴,每食空多信何益。
纵令日兴费万钱,大似鹓雏见鸱嚇。
我今藜藿还苦并,尚喜刚肠柰烧炙。
自营半饱固已劳,忍取畿人重三尺。
去年避贼奔如流,百区不易金一钩。
县官布德速置邮,奉行一律亡劣优。
但知搜粟逃身尤,吁嗟富民思故侯。
现代文译文:
古人饭不继的日子里,有人会因兄弟之间的义气,去帮助自己的弟弟,即使是忍受饥寒交迫之苦也甘愿。叔旸就是有此风骨之人,你选择的是更为艰难的一条路,因为你信奉的宗旨是为义气宁愿放弃自身。作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身处逆境的时候更加坚强。你有抱负又宁折不弯。对权贵之物不屑一顾,你知道饥寒交迫的路是不能走的。有的人尽管衣食丰厚,可真正的滋味又能知道多少呢?生活清苦倒也无所谓,只要你坚持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你以粟助弟,你受到了兄长精神上的奖赏。你不以粟助弟为耻辱,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只求心里无愧就好。有的人宁愿将金钩都藏起来,有人仍要借助政策多救助一下饥民。我只知拯救自己的老百姓和生存自己同等重要,只有不做欺负穷苦百姓的事才是对的。去年为了生存和躲避战乱像河水一样四处奔波,一亩地也不能种植粮食作物。官府开始关心我们老百姓了,这才使政策迅速得到落实。如果只为富民而不恤穷人,你仍然只是一个忘本的人而已。李弥逊和邵叔旸这样的富户子弟都能以道自重,那么我们这些穷人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弟弟的一首诗,也是一首赞美兄弟之间情谊的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敬重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贫富差距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歌中也充满了浓郁的亲情和人文关怀,使人读后感到温馨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