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李弥逊
树冷饥蝉犹乱吟,风檐琴瑟露寒侵。
妻孥工作无衣态,却恨清砧动好音。
宋代诗人李弥逊《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其一》是一首描述初秋季节、景物凄凉的诗,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与孤寂。接下来,是我对此诗的赏析:
首句“树冷饥蝉犹乱吟”,借着树枝的“冷”,我们可以感受到初秋的凉意。诗人借着饥蝉的“乱吟”,将人们心中的苦闷表达出来。诗人李弥逊生活在宋朝的末期,历经了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年代,这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悲凉和哀怨。而饥蝉的吟唱,就像他内心的声音一样,不断地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
“风檐琴瑟露寒侵”,这句诗描绘了风檐下,琴瑟的声音被露水侵袭的场景。这不仅是对环境恶劣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内心苦闷的写照。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诗人仍然坚持着,用他的诗词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妻孥工作无衣态”,这句诗描绘了妻子的儿女们为了生活而忙碌的场景。他们没有多余的衣服,只能忙忙碌碌地工作,他们的表情充满了无奈和无助。诗人通过描绘他们的状态,表达了自己对妻儿们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却恨清砧动好音”,这句诗是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自我安慰的表达。“清砧”是指敲击清冷的砧板,是人们捣衣发出的声音。在这样孤寂的环境中,诗人仍然渴望听到生活的美好声音,于是他说“却恨清砧动好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和希望,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他仍然相信生活会变得更好。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李弥逊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仍然坚持着,用他的诗词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种坚韧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希望这个答案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