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少章喜晴》宋李弥逊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弥逊

《和少章喜晴》原文

日暮马行疾,峰峦过眼频。

雨阶长苦夜,晴谷似逢春。

风月起归恨,江天思故人。

机心常已尽,唯有白头新。

现代文赏析、翻译

宋人李弥逊在其诗歌《和少章喜晴》中借由一首风趣诗句赞叹自然:白天,他只见远行的骏马迅速而行,也注意到了峰峦过眼的美景。夜晚,他忍受着雨水的侵袭,而现在,晴朗的天空仿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风起云散,他满怀归乡的遗憾,望着江天,思念着故人。他已将心中的机巧之心完全摒弃,只有那白发新生的痕迹还在。

赏析这首诗,首先引人入胜的是诗人描绘出的一幅美妙的喜晴画面。骤雨过后的晴天,万象更新,在诗人看来,骏马飞驰的快意就如同他那此时喜悦的心情一样,倍感亲切。而在经过雨水洗礼的山峦间,云气退去后露出了清晰的峰峦,就像他在雨水洗刷之后看到的新鲜事物一样,他的喜悦心情更如泉水涌出般泛滥而出。

李弥逊面对这种美好的景致,他在怀念过去的故友时也不禁把心中的忧郁暂时抛在一旁。尽管过去的忧伤已随风而去,只有那一丝难以消除的白发象征着他过往的辛酸经历。但他已经将自己的心灵洗得干干净净,无一丝杂念,这种心情在现代人的语境中可以被理解为“阳光心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再结合下文中“机心”二字的进一步点明,“机心”指的是人心的巧诈、诡变之心,“常已尽”是说这种巧诈诡变之心已经完全丢弃了。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晴天之美,实则是借景抒怀,是对作者自己心态的写照:洗净机巧之心,让自己的心灵沐浴在阳光之下。

总的来说,《和少章喜晴》这首诗是李弥逊对人生哲理的一次独特解读。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他用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宋代诗人的智慧和情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