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与公序避暑石盎方昼欲寝闻林间鸟乐因得小诗》宋李弥逊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弥逊

《与公序避暑石盎方昼欲寝闻林间鸟乐因得小诗》原文

一林啼鸟不知名,应怪山翁此地行。

化蝶与周俱是梦,游鱼知我久忘情。

胸中丘壑真馀事,世上功名畏后生。

但得盈樽供自酌,何妨人境卧渊明。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一片静谧的夏日午后,李弥逊与公序在山间小憩,远离尘嚣,享受片刻的宁静。他们身处于一片茂密的树林中,此刻正欲入睡,却突然被林间鸟儿的欢快歌声唤醒。诗人被这动人的景象触动,欣然作下这首小诗。

首句“一林啼鸟不知名”,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山林中鸟儿的欢快啼鸣。他们浑然不知自己的歌声在诗人的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涟漪,更不知道自己成了诗人笔下的主角。这种不知名的小鸟,似乎是诗人心中的一股清流,将尘世的纷扰暂时隔离,留下宁静的山林与诗人的思绪交融。

“应怪山翁此地行”一句,诗人巧妙地转换了视角,将注意力从啼鸣的鸟儿转向了自己。他以“山翁”自喻,似乎在倾诉自己为何选择这片山林,为何在这样的时刻进入梦境。他感叹着这个世界对他的温柔和照顾,感受着自然对他的安抚和激励。

颔联“化蝶与周俱是梦,游鱼知我久忘情”,诗人通过描述蝴蝶和游鱼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诗人说,无论是蝴蝶的翩翩起舞还是游鱼的自由畅游,都是生命中美丽的梦境。诗人借用庄子化蝶的典故,表现自己对人生困顿的理解:面对生命中的坎坷曲折,就像化蝶的蝴蝶一般,坚持不懈地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与幸福。这一联想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在庄子和惠能的佛道哲学熏陶下深深领略的生命之美和至理名言。同样,他写游鱼表现出自由而无挂的喜悦心境,“忘情”地体验世界之大美。

“胸中丘壑真馀事”这一句描绘出诗人在领悟了大自然之道之后内心的一种深层的静谧。在这自然的美景之下,他的心灵像那沟壑中的自然地势一样呈现出别样的景观和色彩,他是自然的本身也是大千世界的审视者。“世上功名畏后生”一语表现出诗人面对生命价值和世俗功名的矛盾和挣扎。他深知功名对于人生的重要性,然而他又害怕追逐功名会失去自我,失去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因此他选择在山林中寻找自我,在自然之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最后两句“但得盈樽供自酌,何妨人境卧渊明”,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但得盈樽供自酌”,即使身处人境,只要能够有酒盈樽,诗人便能自酌自乐。“何妨人境卧渊明”则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愿意像陶渊明一样,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和对理想的坚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李弥逊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和体验。通过对自然美景和鸟鸣的描绘,以及对自我心灵的探寻和对生活的反思,展现出诗人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这首诗不仅富有艺术美感,同时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一读再读。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