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与甘泉老人入董㠗山》明孙一元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孙一元

《与甘泉老人入董㠗山》原文

天风下高木,寒日堕苍苍。

对坐青崖底,卸杖白石傍。

瓦瓯出泉味,布袍受松光。

云霞有古好,芝桂永相将。

还携韩终辈,去访蓬山阳。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与甘泉老人入董㠗山

明代 孙一元

天风下高木,寒日堕苍苍。 对坐青崖底,卸杖白石傍。 瓦瓯出泉味,布袍受松光。 还携韩众辈,去访蓬山阳。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甘泉老人一同游董㠗山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与友人一同游山的愉悦心情。

首联“天风下高木,寒日堕苍苍”描绘了山间清冷而高远的景象。天风从高处吹下,树木在风中摇曳,寒日即将落入远方的苍茫之中,构成了一幅寂静而清幽的画面。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为接下来的游山活动提供了背景环境。

颔联“对坐青崖底,卸杖白石傍”描绘了作者与甘泉老人对坐于青崖之下,卸下竹杖倚靠在白石旁的情景。这一联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游山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颈联“瓦瓯出泉味,布袍受松光”则描绘了游山过程中的细节。瓦瓯是由陶瓷小碗盛出的泉水,清新可口;布袍则是作者身上的松树皮袍子,在松树的光照下显得朴素而自然。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与甘泉老人一同游山的闲适和自在。

尾联“还携韩众辈,去访蓬山阳”则表达了作者与甘泉老人一同寻访蓬莱山的愿望。韩众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常被用作道家神仙的代称。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寓示了与甘泉老人深厚友情的不渝和永恒。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与甘泉老人一同游山的愉悦心情和对于仙境的向往。这种心情的表达不仅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美好情感,也传递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中的“还携韩众辈,去访蓬山阳”,对于甘泉老人和孙一元本人来说,都具有象征意义。甘泉老人作为一个隐逸的智者形象,在诗歌中与他一同游山的生活片段也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而孙一元本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于友情的珍视也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