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孙一元
武夷山高秋意凉,云阴半落松桂苍。
青壁无人沿月上,蹋船放歌溪水长。
明月照心空,群峰穿翠袖,我来秋已至,在明朱一元这里,他深深的感叹道武夷山的美景中都充满着凉意,显得更加的朦胧深远,幽谷云烟聚,青山柏桂融,像此般的境界吸引了多少文人才子的纷纷造访啊!在这样的风景下更是清静了许多。曲径蜿蜒向山顶延伸而去,寻寻觅觅仍无人攀爬。只得乘着月光踏上青石板径继续向纵深走去,不知行踪去处,然而能遥想不久后能够共同出游的那个人会在水中放置竹筏一同荡漾放歌的场景吧!
那么景色的迷人如此之深,这次惜别似乎不是什么值得遗憾的事情。写这两首诗是为了给友人费震作一个留念和前行的激励吧!这是旅行的开始又是别离的尾声。此时的武夷山正值秋天更兼月夜这样的景象仿佛为这次分别染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秋意与别情两相宜。诗中的一切美景在此刻看来都是为了给这份即将分别的友情染上色彩。最后将这样的场景交给了来年相见时共同回忆的畅想中吧!
“现代文译文”:
武夷山高耸入云秋意带来丝丝凉意,云阴半落松树高耸入云。青青的岩壁间没有行人沿着月光向上攀登,踏上竹筏放声高歌溪水悠悠长长。
在这朦胧的秋意中漫步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空灵静谧之感。回首望前路如烟雾朦胧可见但尽头依旧不可知其在哪般远、在怎样的一种美景之中?憧憬着能在某年的这个时候在这同样之地和费阁老相会共游山水之间的美事!可是相见的时间还很远只能此刻独自欣赏这美景了。
“武夷山”是福建的名山,这里山水环绕、景色宜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游玩的好去处。此诗以秋夜月下的武夷山为背景,展现出一幅幽深静谧、如诗如画的景象。前两句写高耸入云的武夷山在秋夜月下显得更加挺拔、清幽,给人一种肃穆、庄重之感。“云阴半落松桂苍”一句以“阴”字承“秋”字,点明此时正是夜色沉沉、云阴盖顶,半山腰上云雾缭绕,松树、桂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苍劲、清幽。“苍”字则透露出一种茂盛、古老的气息,令人想象到这山中或许还隐藏着许多古老的故事和传说。
后两句写诗人沿溪水放声高歌,这是一种任性而动真情的表现。虽然四周都很静寂只有溪水的声音伴随着诗人歌声回荡,但是能想象到这歌声是充满激情的。虽然月下青碧的岩壁光滑照人,难以让人行走,但行走的决心一旦下定就没有什么能阻挡前进的步伐。于是诗人踏着月光在水边放歌,表现出一种豪迈而奔放的激情。
此诗以景起笔,由景及情又由情入境最后又归到写景上。前两句是描写的背景和行笔之景,后两句则是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心声之景。整首诗意境空灵清幽,仿佛是一首优美的交响乐章将读者带进了一个神秘而美妙的境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