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孙一元
道人致身何萧爽,缚屋青厓平如掌。
年来漫有云霞想,道骨仙风日应长。
云里金支下翠旗,夜半猿鹤鸣蕙帐。
长生木瓢白石樽,对月松醪引翠浪。
浩歌日暮采瑶花,大泽空山自来往。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平厓道人歌” 孙一元笔下的平厓道人形象萧散而清雅,这首诗则是以浓墨重彩细致地描绘了他的隐居之所、隐居之状、隐居之意,以及他与道同游、采药炼丹的神仙生活。
首句“道人致身何萧爽,缚屋青厓平如掌。”描绘了道人简朴的生活环境,青色的山崖上搭建着简陋的木屋,一片空灵。其中,“缚屋”可见道人生活艰辛,“平如掌”又见山崖之平。这样的描绘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年来漫有云霞想,道骨仙风日应长。”两句则描绘了道人的精神世界。“云霞想”表现了道人对宁静淡泊的向往,“日应长”不仅是对他长寿的预示,也暗含他对世事纷争的冷漠与藐视。这样的意境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无我之境描绘有我之情的出世情怀。
接下来的几句更细致地描绘了道人的隐居生活:“云里金支下翠旗,夜半猿鹤鸣蕙帐。”山中云雾缭绕,金支翠旗仿佛从云海中涌出,猿鹤啼鸣在松荫之中,显得如诗如画。“长生木瓢白石樽,对月松醪引翠浪。”木瓢长生,白石美酒,对月品酒,引来翠浪松声,表现出道人生活的清雅闲适。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道人生活的想象:“浩歌日暮采瑶花,大泽空山自来往。”他想象道人在大泽空山中自由来去,日暮高歌,采瑶花为乐,这与前文的幽静清雅相辅相成,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神仙生活。
整首诗以写人隐居之地、隐居之状开篇,继而描绘隐居之意、神仙生活,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诗中不仅有对环境的描绘,更有对人物精神的描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诗情感饱满,意象丰富,表现出孙一元对道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