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喜迁莺·鸠雨细》宋许棐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许棐

《喜迁莺·鸠雨细》原文

鸠雨细,燕风斜。春悄谢娘家。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

钏金寒,钗玉冷。薄醉欲成还醒。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负几韶华。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喜迁莺·鸠雨细》是宋代诗人许棐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留恋。

首先,词人通过描绘“鸠雨细,燕风斜。春悄谢娘家”来描绘春天的景象。春天的到来是通过鸠鸟细密的雨、燕子的微风表现出来的。春天的悄悄来临是对娘家平静生活的一个反衬。透过这种情境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心中蕴含着的怀春情绪和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

词人的感情线索在他的离愁之深处徜徉。一方面他眺望到“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这似乎是他对某种生活或情感的一种无奈的告别,他看到了帘外的世界就是他的天涯,而暮云遮不住的恰恰是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另一方面,“一春梳洗不簪花。辜负几韶华。”这句话中,诗人通过描写一整个春天都不戴花的习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无法挽回的遗憾。他深感这一整年的美好年华都可能会被他这样白白辜负。

这首词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的哀愁和反思,但他也并非只是一味的沉溺于这些情绪中。在诗的结尾,“孤负几韶华。”这句话中,诗人意识到青春年华的宝贵,并意识到应该珍惜并充分利用这些时光。这种对生活的反思和积极的态度也为这首词增添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留恋。同时,诗人的反思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为这首词增添了更深刻的意义。现代译文为:“春天的细雨,轻轻洒下;轻柔的燕风,拂面而来。谢娘家的春天,静谧而又充满生机。一重帘子之外,已是遥远的天涯。无需再让暮云遮住我的视线。金钏冷、玉钗寒,微醺的醉意刚刚清醒。一年的春光,竟不插一枝花,让我如何不负此年华?可惜我虚度了这青春的韶华。”

以上就是我为您赏析的这首诗,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的解析,请随时告诉我。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