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释原妙
今朝八月一,行脚禅和出。不识自家珍,却向途中觅。直饶走遍一百一十城,参见五十三善知识,功超十地三乘,位等释迦弥勒。若还来到西峰,未免一棒打折你驴脊。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偈颂六十七首其一》赏析的现代文译文: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游方僧人离开寺院开始修行路的过程,通过对这位僧人的经历进行了思考,通过借喻阐述了修行的本质,让我们了解生命的智慧和智慧的道路。
清晨,天空中的月影尚未消失,这一天的八月一已经来临。这个游方僧人,他决定踏上禅修之路,走出寺院,开始他的修行之旅。然而,他似乎并不清楚自己的内在宝藏,却试图在途中寻找答案。
他或许会走遍一百一十座城市,拜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他或许会超越十地三乘的修行层次,达到与释迦牟尼、弥勒平等的地位。但即便如此,他仍需明白,这些不过是修行的外缘和环境,真正的修行应在他自己内心的寻找。
如果他在走到西峰这个终点时,仍未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将遭受一个必然的命运——那便是被我手中的木棒打折你驴脊的惩罚。这意味着,他将无法达到真正的觉悟和解脱。
因此,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的修行不在外在环境,而在我们内在的觉悟和自我发现。只有在认清自我,接受自我,放下执着和分别心后,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自在。修行不仅需要探索外部世界,更需要在内心寻找真理。因此,我们的心是一座永恒的寺院,值得我们去探寻、去发掘。这也许就是诗人释原妙的用意之所在吧。
希望我的现代文译文能够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主题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