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张注先生》明徐祯卿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徐祯卿

《赠张注先生》原文

蚤得投簪理,缅钦遗俗情。

丘园白日静,眉宇紫芝明。

上德绥多祉,贤孙复令名。

道全身愈泰,虑澹物俱轻。

寿酒山人劝,柴车县尹迎。

坐临冲逸境,于此学无生。

现代文赏析、翻译

诗前五句展现了一幅初仕仕子疏散落拓之画面:“蚤得投簪理,缅钦遗俗情。丘园白日静,眉宇紫芝明。”用字也妥帖传神。其先述其人少怀抱负,“早得投簪”则简明说其无意仕宦。“蚤”、“投”都是“早”之意思。此其一。“理”,此作动词用,即抛弃意。“簪”是古代用头发束发的首饰,有束发之功而无束身之义,故借指仕宦。“遗俗”字面上是遗弃世风之意,实即遗世之意。“缅钦”二字尤妙,钦字作钦佩解,缅字则带有追慕之意。其人虽久试不第,却能不怨天尤人,反以为荣。“遗俗”从内心讲是一种无奈,而“缅钦”却包含了对他的理解和尊重。以下五句是诗的后半部分,又转向对山中环境的描写:“上德绥多祉,贤孙复令名。道全身愈泰,虑澹物俱轻。寿酒山人劝,柴车县尹迎。”山中张注先生安贫乐道,清心寡欲,不求显达,自得于天地之间,故上德者多祉福,而其子孙亦复有名。“上德”即高尚的品德。“全”、“身”即道家所谓“全身”。“物俱轻”是说心境恬淡,物欲皆不能动于心。于是诗人劝其勿为俗事萦心,同时又有县尹和山人前来劝酒相迎。最后四句是写山中景致以引张注归隐之意:“坐临冲虚境,于此学无生。”此处的“冲虚”二字是虚指道家之道。“无生”二字则直指道之本义。

这首诗写得淡雅闲适,而又极有寄托。徐祯卿在诗中塑造了一个隐居者的形象,表现了对高士的仰慕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愿望。整首诗韵调清雅,极富情趣。全诗虽然有淡淡而愁苦之情,但因饱含智慧和趣味,因此读来不觉沉重苦涩。徐祯卿通过对山人的刻画和描写,既赞美了山中景致之美和张注先生的高洁品性,又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之情。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