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徐祯卿
昔居长安西,今居长安北。蓬门卧病秋潦繁,十日不出生荆棘。牵泥匍匐入学宫,马瘦翻愁足无力。慵疏颇被诸生讥,虚名何用时人识。京师卖文贱于土,饥肠不救齑盐食。去年作吏在法曹,月俸送官空署职。床头一瓮不满储,囊里无钱作沽直。归来困顿不得醉,儿女荒凉妇叹息。今年调官去懊恼,苦笑先生禄太啬。釜中粟少作糜薄,白碗盛来映肤色。丈夫但免沟壑辱,日饮藜羹胜羊肉。平生富贵亦何有,羸躯幸自弛耕牧。但愿时丰民物安,官府清廉盗贼伏。人人鼓腹厌粱菽,先生虽病甘苜蓿。一朝雷雨濯亨衢,坐见诸公执中轴。先生翛然卷怀退,茅斋归向南山卜。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祯卿写给顾郎中的。诗中描述了他从长安的西边搬到长安的北边,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牵扯匍匐去上学,马瘦无力,被学生讥笑,名声虽大,却无人认识。在京师卖文却贱如泥土,饥肠辘辘,连简单的盐菜都吃不起。去年做官,俸禄空空,今年调官更是苦恼。归来困顿不得醉,儿女荒凉,妻子叹息。今年调官去懊恼,笑自己俸禄太少。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自嘲,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现代文译文如下:
以前我住在长安的西边,现在住在长安的北边。我家破旧,卧病在床,秋雨连绵,已经十几天没有生火了。为了上学,我拖着病体匍匐前行,马儿虽然瘦弱,但我却愁苦于脚无气力。由于懒散疏忽,常常被学生讥笑,那么名誉又有什么用处呢?在京师卖文就贱如尘土,饥肠辘辘时连简单的盐菜都吃不起。去年做官却徒有其名,俸禄都送给了官府,职务却空着。床头存贮的米不到储存量的一半,囊里无钱所以无法买酒喝。回来后困顿不堪无法醉酒,儿女荒凉,妻子叹息。今年调官去却懊恼不已,只能苦笑自己的俸禄太吝啬。稀粥里米的数量少而薄,白色的碗上映出了我枯黄的面色。大丈夫只求避免遭受屈辱,每日饮一碗清汤羊肉也心满意足。人生能拥有的富贵何曾有呢?只有使自己的身体放松以苟安偷生。只希望社稷稳定,万物繁荣,盗贼藏伏。所有人吃饱喝足不再厌恶五谷杂粮。即使生病我也心甘情愿吃草芽。一旦雷雨洗礼天地间,我坚信那些官员会秉公办事。到时候我悠然收起心中的抱负,回到茅屋向南山归隐。
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自嘲,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追求清贫自守的决心。诗人的形象生动而鲜明,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坚韧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