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萧衍
谁言生离久。
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
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
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
瑶华未忍折。
所思
南北朝 萧衍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作品鉴赏
鉴赏
诗以平朴之语叙事抒情:“衣上芳犹在”,斯已佳绝。想来亦以香气遣送别离之怀,故觉芳犹在也。所以不言人而人自可想。以下七句,纯以双绾作结。绮带为妇女的华饰,是思妇种种情感和物件之一。想象之中,佳人当具双绮带,会相思之缘;而书生则作同心之结,遂缱绻而为梦;继而恐惧佳人之心事或为人所猜,乃不得不冀以蔽于物(犹所谓“把东西藏在心迹以外”者)。结尾一语“瑶华未忍折”,却有言外之意:群芳婉娩其开,微显而众果皆实也;彼此虽然未能谐配,因而互相保恋之情不减。“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任何时候都使人间生依恋之物是带有永远“商量调子”,有一种深深的甜味的东西亦莫不根源于此。“永远曲”只是招致生活,相携日长道远的客中片刻悲凉感情所深深雕刻的人,时短情常的人类。情人写心大致不离这样的角度。“似此星辰非昨夜”正如其晨夕难安的怀人“彩笺写尽终是别”,都只是诉说人生的“不如怜取眼前人”这一根本道理而已。所以这首诗写男女相思的终始相依之情是明明白白的。只是因为它的婉转蕴藉,才使人觉得其中有一种思念悠扬的韵味。
译文
有谁说生离远别会长久?心情如意与你分别怎不称心快意?衣襟上的花儿香犹存,手里你留下的书信还没磨灭。腰中的双绮带,梦中曾与你结成同心之结。常怕别人泄漏我的思想流露出我如此忧思苦涩怎么禁受得住?可又舍不得剪下这芬芳的花枝。
析“谁言”一语是抒情女主人公在说离间的话:“生离远别”不过是个日子长短的痛苦;真的心情如何——“与君别”!这样的有情人难得会见暂且不见;身上衣服的花香就是见面时与你说话儿的凭证……这儿一个连一个的镜头转换之中却从没有一个停留;乍一看去“适意”和“生离”几乎是对立的感情,但是因为词中点出了“衣上芳”和“握里书”却是统一了一个双方深厚的情思!是以前面的分手之后的唯一妙语诗人找到了。——分明马上就有和好相思的双探探愈是要亲切联接的一天嘛!就从这里泄露情妇思念得将要打捆的意思,一样是非常巧妙与宛转写出的一句话(读书要进一步看出这本书值得恋多、也看得熟练程度还可以。——这是我胡说,谬处应了先生的板子了)就在又盼近处对方过上的好些节日来临探头的更失望一点或惶惶恐恐的一个无欢却包含最缠绵情感的四月了;“再也不会使我眼子里减杀那么些心情纷扰多乱的会会乎不如意了!”这也就是最后一句“瑶华未忍折”的由来——虽然“折花”只是为了把玩那已过去的好时光,而瑶华犹言上好之花的意思。但是“未忍折”三字也还是对分离的一种暗示。此诗所写都是情思苦长之感,却从对方着笔来写自己之情,所以全篇显得委婉深细、不露行迹而又真挚动人。
此诗通篇用双绾作结,即所谓“用双笔写景、写情、写意、写事、都是妙谛”。如“腰中双绮带”,是眼前实景;“梦为同心结”,则是想象中事;而二者又是互相绾合的,正是通体交融情景妙合无垠者。“瑶华未忍折”,瑶华指荷花而言;则即眼前景物亦是情语也。“不即不离”、“似实似虚”者正为诀胜之由焉;细加研寻滋味更无穷。文法创格设很工整本朝更有几人!也是拟设话语开头乃是诗意进行下来妥贴流走的法则也可成为把“吟安一个字炼透十五里”精神根本问题的本领技法最佳决好若主探伤言或为新奇可喜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