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钱时
莫问清流与浊流,向求胡越有同舟。
光风霁月无人识,掉臂行歌宿莽洲。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卢滩杂兴五首其一
宋 代 钱时
莫问清流与浊流,向求胡越有同舟。 光风霁月无人识,掉臂行歌宿莽洲。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卢滩边的生活体验和感悟。首句“莫问清流与浊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看淡,不问清浊,不问出处,只求与志同道合之人共进退的豁达态度。他不再区分清流和浊流,不再纠结于身份和地位的高低,只寻求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一同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次句“向求胡越有同舟”更是展现了作者的广阔胸怀。他不仅寻求有着共同志向的人,甚至包括那些貌似荒远之地的人,只要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就能够携手同行。这种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无疑显示了作者的智慧和气度。
第三句“光风霁月无人识”,描绘了一幅光风霁月的美好景象,却无人欣赏或理解。这既是作者的自我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讽刺。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却无人能识,可见世人的无知和麻木。然而,作者并未因此而失望和颓废,反而选择了“掉臂行歌宿莽洲”的方式,逍遥自在地在荒莽之地上行歌,这正是他超然物外,自我放逐的象征。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对世事的独到见解。通过淡化清流与浊流的界限,向胡越之人寻求共进退,以及在光风霁月的美景中寻求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乐观、旷达、淡然的人生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无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性的反思。
现代译文:
在卢滩边,我并不在意是清流还是浊流,只要是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无论是来自胡地还是越地的人,我都愿意和他们一起前行。那光风霁月的美景虽然无人欣赏,但我有我的行歌,我将在荒莽之地上逍遥自在地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