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清江引·咏所见》元元代佚名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元] 元代佚名

《清江引·咏所见》原文

后园中姐儿十六七,见一双胡蝶戏。香肩靠粉墙,玉指弹珠泪。唤丫鬟赶开他别处飞。

现代文赏析、翻译

清江引·咏所见

后园中姐儿十六七,见一双胡蝶戏。香肩靠粉墙,玉指弹珠泪。唤丫鬟赶开他别处飞,这一双鸟儿,引发了她的心事。

这是一首抒写少女情怀的小令。小园中的少女,见一双蝴蝶戏飞,触发她的联想,也希望自己能像那双蝴蝶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她禁不住流下泪来。

“后园中姐儿十六七”,是环境、背景的介绍,也是女主人公年龄的透露。“姐儿”是对年轻女子的爱称。虽然她年纪尚十六七,却早已饱尝人生的苦乐。也许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把她许配给某家少年;也许早已暗中恋定某位情意绵绵的青年,他不知你为我挂念,我不知你在那边着急,在这样的莺愁蝶飞,杨柳春色的背景下等待着美好的绽现。“见一双蝴蝶戏”,面对轻歌曼舞,佳人才子相会的欢愉,不由引发“红消香减”的花蝶春梦心澜,“欢欣柔肠断”的下意识泄露少女纯情的孤独,“窗间相对堪肠断”!继而鼓簧翩翩映衬着主人目瞩双碟对自由的呼唤之下与他们咫尺天涯难圆心情的无以寄托:尾句二连用名词重叠、遣词雅丽而后流水行云的安排引人一种循环意象——春的演绎演绎更使得 “一只彩蝶不复归空山白云间月下双飞”的少女情怀更显得空灵与浪漫。

“香肩靠粉墙”,倚着香肩的少女情怀是那样地娇羞柔弱,那样地如梦似幻。“玉指弹珠泪”,珠泪盈盈中泄露了少女难言的幽怨与苦衷。而少女难言幽怨的泄露便使她思接千载与前代大诗人的幽思冥想相契合:与白居易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有异曲同工之妙;与李清照的“玉钩帘下香阶畔,独立吹笙”似也有某种精神联系。这位佳人不仅容貌美丽、体态轻盈,而且情思敏锐丰富,她似乎在向人们暗示:她所追求的爱情和幸福自由是那么美好,那么值得向往和期待。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在封建家长制婚姻的禁锢下,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枷锁中,她只能独自黯然神伤、独自流泪伤悲。“唤丫环赶开他别处飞”,少女心灵深处的渴望究竟能否实现?在封建家长制婚姻下少女自由幸福能否得到保障?在封建社会中又有多少这样的悲剧在上演?这不能不使人产生许多思考。

这首小令纯用白描手法,以淡雅的笔墨勾勒出一幅精美的构图鲜明、层次分明的动人图景:春光明媚、花香鸟语、蝶儿双双、人情如玉,在封建家长制婚姻下少女追求自由幸福的心声在末尾的一串珠般的泪珠中倾吐出来。这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不仅写出了少女的细腻的心思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因而别有韵致妙处,充满了画一般美丽的迷人的诗的意境。“可怜楼上远离帟府逐东西)逝的水穿却砖前的踏落的门窗女儿态欢误落的窝儿星缝锦思窦眉裁洁活世寞期道亏年的百合事刻佳奈的你幽奔美人缘分皱袄乳上为红梅的姑娘”,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此曲虽短小精悍却也意蕴深长。它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后园中一位美丽少女的形象,通过她所流露出的娇羞柔弱、空灵浪漫的情思来表现她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曲构思精巧淡雅,意境优美迷人;笔墨简洁传神,心理描写丰富;抒情自然真挚而韵味悠长。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