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叶梦得
羽檄初徵天下兵,误惭一阵守王城。
秦兵出项终何得,汉将征辽会扫平。
便遣幽燕驱号令,久怜河洛污膻腥。
书生岂解论几事,讵信平凉有劫盟。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叶梦得这首诗的背景是金兵再次渡过黄河,宋朝朝廷震动,群臣惶恐,而叶梦得作为朝中重臣,主动请缨,想要为朝廷分忧。诗的前两句“羽檄初徵天下兵,误惭一阵守王城。”就是他焦急之情的具体表达。“羽檄”是紧急的军令,“天下兵”则表示全国的武装力量。由于接到紧急的军令,需要调动全国的武装力量,却因为一场战斗而使朝廷受到了震动,使他感到惭愧。这里的“一阵”不是说一次战斗,而是指在这次战斗中,守城的军队表现不佳,使金兵得以过河。
“秦兵出项终何得,汉将征辽会扫平。”这两句是说,即使有像项羽的军队和秦兵那样的力量,最后也难以取胜;而汉将出征,定会扫平敌军。表现了叶梦得对抗金充满了信心,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就能将敌人赶走。
“便遣幽燕驱号令,久怜河洛污膻腥。”这两句是描写如果战胜金兵后的场景。幽燕是北宋的旧都,象征着北方领土;号令则是代表军队的权威和秩序。如果能够驱逐金兵,恢复北方领土,那么就可以发布号令,恢复秩序,使百姓重新过上安宁的生活。而“久怜”则表达了诗人对中原沦陷的痛心和对恢复故土的渴望。
“书生岂解论几事,讵信平凉有劫盟。”这两句则是表现了诗人对于当时朝廷和文人的讽刺。当时有很多文人只知道空谈义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有一些人虽然知道怎样去做,但却没有勇气去行动。作者用“书生岂解论几事”表达了对于这种文人的一种讥讽。“劫盟”是秦晋肴之战中赵盾、赵穿等杀晋灵公于翳桑的故事。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作者的忧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对于恢复中原充满了信心和决心。语言直白质朴,情感真挚动人。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