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宋叶梦得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叶梦得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原文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何事偶君同。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

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为我洗长空。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

现代文赏析、翻译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词作。这首词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词人对于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下面是我对这首词的赏析:

首先,词人通过描绘河汉、香雾、千嶂、银阙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壮美而神秘的氛围。词人将中秋之夜比作千嶂横起、银阙正中的壮丽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广寒宫之中。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词人对中秋之夜的独特感受,也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接着,词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年华流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他常常在中秋之夜醉倒歌呼,但是无人和应,这使他感到孤独和失落。这种感受并不是简单的自我感伤,而是借中秋之夜来抒发自己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在接下来的描绘中,词人运用了想象和神话的元素,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和希望。他想象着有一天能用玉斧重返广寒宫,用月光洗涤长空,为自己洗去烦恼和忧虑。这种想象和神话元素的运用,使词人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富有感染力。

最后,词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但依然充满着狂放的激情和活力,并没有因为衰老而感到失落和悲观。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词人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也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和对人生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和生命情感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憧憬和向往,也有对年华流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和无奈。这些情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得以展现,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深刻而动人的艺术魅力。

至于现代译文,我会尽力将这首词的情感和意象转化为现代语言,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但请注意,由于语言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译文可能无法完全还原原词的意境和美感。

在癸丑年的中秋之夜,词人站在宽广的原野上,仰望天空,银河如带横贯天际,西风卷起阵阵香气。层峦叠嶂如屏,银白的月宫正居于中央。每年此时都痛饮至醉,歌呼笑闹,却总是独自一人。为何这个中秋你却在这里?不要只怨恨年华已逝,容易催人老的是那梧桐叶落。

月光清洒如水,你也试着问问天公?遥想当年吴刚伐玉斧,重返广寒宫。那皎洁的月光洒满千里,无微云点缀苍穹,恰如我洗尽胸中长恨,涤尽俗尘。虽然年岁渐长,狂放不羁的心犹在,不应嘲笑我这个老翁。

以上是我对这首词的现代译文,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