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龙高
中条隐士裂唐麻,角里先生就汉车。
一种寒酸真本色,羞将槁淡博繁华。
在素简生活中保持生机勃勃之志
正如山水之深沉壮美来自平凡质朴的自然世界一样,古代文人的情愫和意志亦显露在他们平日点滴生活细节中,呈现一份诗情、气度和潇洒之气质。在我们如今称赞一句李龙高这首《接梅》中显露出素淡典雅和执着之性格的场景里,或许可以理解这种情怀的源起。
李龙高笔下的《接梅》似乎是在描绘一幅隐士的生活图景。诗中描述了中条山的一位隐士,他以裂开的唐麻为床,角里先生则以汉代的车为工具。这两种场景都是诗人通过对比描绘出隐士生活朴素,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安贫乐道的精神面貌。这种以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表达出的自我态度,如同诗人自己的人格,散发着独特而动人的韵味。
在诗人笔下,寒酸本色、朴素自然的梅花仿佛化作了一位独特的形象,这梅不仅有着傲然独立的姿态,更有那份孤傲而不媚俗的本色,给人以超然之感。更妙的是诗人不直接去赞颂繁华、奢华之花,反用一种极朴素的寒酸姿态与“羞”来揭示它内心的欢喜。这也展现了诗人的卓尔不群与他的哲思深邃,是世间万千繁华也换不来的品性。
诗人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姿态,而其背后蕴含的深意则是诗人在淡泊名利的生活中,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这是一种深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人生态度,也是他对生活的一种理解。这首诗所展现出的,不仅仅是梅花的姿态,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恬淡与坚韧。
从李龙高的《接梅》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在隐居生活中仍然保持着诗人气质的诗人形象。他的诗不仅仅是对生活的赞美,更是他自身情感的表达。在诗人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简朴而平凡,但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他的诗是他的心声,也是他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在这个诗的世界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也感受到了他与世俗世界之间的疏离感和对美的热爱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