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仇远
山行龟背路羊肠,伏虎禅师古道场。
老木阴中安御座,白云堆里抚僧床。
勺泉清澈涵秋味,尖塔孤撑界夕阳。
笑月亭空人影散,松风和雨动天簧。
以下是对宋代诗人仇远《道场山》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描写道场山的七律诗,作者是大宋朝的国编史之一、民族英雄家仇远,因喜好山川风俗,“积有旬日留,极思精刻附”,“必穷真美文”,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史料。此诗的内容主要体现山里的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前两句从山路和交通上写。“龟背”字面上指背负着的道场山,典出自晋道恒《信心铭》,“鸿苞龟溺”。可意会为我们走过这段山路的时候仿佛见到了爬着一只背形的甲壳乌龟;当翻过几个弯盘羊肠古径后,“古道场”展现诗人眼前;短短两句既让我们动容惊叹其取得现代所谓“第一印象”,也呈现了作者缘山而行寻古迹的情状。后两句是着眼于“禅院”,也即是道场山的名胜,寺中的安御座和抚僧床都是据一个“安”字和“抚”字突出了这个著名禅院具有一派静穆神气。一派净业气氛中人亦身浸其中。“老木”、“白云”、“秋”、“夕阳”、“空人影”等等又让人透出一派冷寂孤寂又爽空空的味道来,在艺术上采用绘画的手法,化景物为富有特征性的多幅照片。几乎写了大半个古道场的全貌:缠盘若何路,山上路怎样,石木的特点、风韵、静寂中带有动的声气。泉水从名茶;从名寺饮食起,进入炊爨舍与秋茗寒涧了。像将人与这茶、水、食……关系引为一不可分的一元,也即是将人与自然引为不可分的一元。
译文:
山路像乌龟背一样弯弯曲曲,山路像羊肠一样曲曲折折。伏虎禅师曾经走过这条古老的道路。古老的木屋在茂盛的树荫下显得格外幽静,白云堆积的地方可以听到僧人的鼾声。勺泉清澈涵映着秋天的滋味,尖尖的塔顶在夕阳中独立。笑月亭里空无一人,只有影子散乱。松树间吹过一阵风,天籁发出动听的声音。
整首诗描绘了道场山的景色和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僧人的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将人与自然引为不可分的一元。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