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仇远
閒骑羸马出,远饯绣衣行。
爱此川原迥,欣然风日晴。
隔篱梅半落,断陇麦初生。
每恨微官缚,茅山负夙盟。
正月二十四日送廉使出郊
闲来骑瘦马出游,远来为我的好友送行。
我喜爱郊外原野的宽广,春光明媚我心情舒畅。
隔着篱笆墙看梅花凋零,断陇上麦苗刚青青。
恨只恨我这个微职牵缚,辜负了我们以往的盟誓。
【赏析】
仇远以隐士终老,而诗风颇有“纤丽”之习,这首送别诗却冲淡简远,颇有水边渔父、镜里山公之趣。仇远送别诗,多有超脱尘凡之作,但这首诗中却充满矛盾,情意又颇复杂。前四句是表露自己的心意和对友人的祝愿,后四句则由前四句的欢快而转入送别友人的惆怅。在官府中作小吏,是仇远一生的憾事。这首诗的结句流露出这样的情意。而这种情意又是彼此彼此的,仇远与廉使,虽然地位不同,但各有官职牵缚,都不能超脱尘凡。
译文:我闲来无事,骑着瘦马出游;好友远行,到郊外为友人送行。我喜爱郊外原野的宽广;春光明媚,我的心情舒畅。篱笆旁的梅花已经凋落;田野上的麦苗初生,断续不断。我常常恨自己身为小吏,不能像茅山上的隐士那样自由自在;辜负了我们以往结下的友谊。友人被派到外地去做官,我不禁有些难过。不过既然做了官倒也并不孤单;希望他像风一样轻盈、像云一样自由。于是我和我的友人结伴共饮而散,而且不时回味酒肴的美味;昏黄的路灯光如晴明的旭日照耀下空旷的原野--我的心都陶醉了。(旧时俗习每当士大夫外出公事叫“出郊”。)“山公家最是神仙”是指《旧唐书·裴耀卿传》的典故。仇远以“微官缚”,又不得不负“夙盟”,似已有些无奈;“茅山负宿盟”是指作者一直在作小吏。“微官缚人”是一篇之眼。仇远虽身在“微官”,但诗风闲适、冲淡,无“纤丽”之习;当是仇远之所以为仇远。此诗透露出诗人的“惭悚”,然而却不低沉,语言也是爽爽有神的。所以宋人将他列入“宋季野逸之诗”,清人也说他是“于宋亡之际能激扬慷慨”。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