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秋待月不见》宋仇远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仇远

《中秋待月不见》原文

年年待月引壶觞,坐对中庭玉一方。

静夜忽惊云作雨,索居空使客思乡。

荒鸡声续檐花滴,蝴蝶梦回岩桂香。

何处高楼见山阔,快予吹笛据胡床。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中秋待月不见》的意象画面清晰,富有情感。在现代文译文中,我尽力保留原诗的意象和情感,同时使其更具有现代感。以下是译文和赏析:

译文: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举杯邀明月, 对着庭院中的一方玉石,独自静坐。 静谧的夜晚,我忽然惊觉,云聚成了雨, 独居的生活,更使我想念远方的家乡。

屋檐下的鸡鸣声,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蝴蝶在梦中飞舞,回荡着岩桂的香气。 无论何处的高楼,都望不到那宽阔的山川, 让我吹起笛子,倚靠胡床,痛快地抒发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等待明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句“年年待月引壶觞”表达了诗人每年此时都会独自饮酒赏月的心情,而“坐对中庭玉一方”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对着庭院中的一方玉石明月的场景,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静夜忽惊云作雨,索居空使客思乡”两句,通过描绘云聚成雨、独居使客思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荒鸡声续檐花滴,蝴蝶梦回岩桂香”两句则描绘了更为细腻的夜晚景象,荒鸡、檐花、蝴蝶等细节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和诗意。

最后两句“何处高楼见山阔,快予吹笛据胡床”则表达了诗人的渴望和心情。无论身处何处,他都渴望能够看到那宽阔的山川,能够尽情地吹笛、倚靠胡床抒发情感。这种渴望和痛快的心情,也是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