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东郊少步》宋仇远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仇远

《东郊少步》原文

高低远近树阴浓,杖屦閒行万绿中。

一片残红无觅处,却疑身在碧纱笼。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东郊少步

宋 仇远

高低远近树阴浓,杖履閒行万绿中。 一片残红无觅处,却疑身在碧纱笼。

仇远诗风清新,擅长描绘山村生活场景,此诗就是一幅乡村少妇园中赏花的写意画。首句写诗人信步走在高低远近的绿色树丛中,有“曲径通幽处”的意境。这一句以动衬静,写出诗人流连山林的闲适心情。诗人脚踏竹杖,手拄藜杖,在浓浓的树阴下漫步徜徉,真有点仙家闲雅的意味。

次句进一步写诗人对花丛游踪的写实。他从树荫深处走来,在万绿丛中踏着一片花瓣。这儿是一片瓣落地面上的花瓣,这儿“万绿”中流露出缕缕春意。“一片残红无觅处”,这时却有一片瓣从树上落下来,脚尖触着瓣叶,它就在脚边滑落,所以是一个细节特写。一片瓣在地上是无意,诗人弯腰捡起来却是专注,“一片残红无觅处”,由于神专注而看到一点残瓣而已,这里妙不可言!妙就妙在驱使实景达到虚境。此时正是诗人忽然仰看之际,空中又是几片残瓣纷纷而下,忽然怀疑起来:此时此刻,是不是身在碧纱之下?于是情景交融地构成了第三个层次:尽管自己感到心清目朗,精神为之一振,但仍然怀疑自己是在碧纱笼之下。这种写法就是前人所说的“此身正自恍惚中”。

仇远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这首诗从赏花中写出游园的乐趣。这种乐趣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是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的乐趣。全诗含蓄空灵,余韵无穷。仇远“几历都会游闲数”(全宋诗卷一百七十)终生不曾富贵。在这里也表明他是能摆脱市朝利禄的牵累的人,就像一般的读书人怀才遨游都会山泽之间那样生活而寄兴诗词超俗人世的诗文里的自然风景人情逸趣都是在都中的观感。而像他那样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是与他那颗超脱尘世的心志分不开的。他隐居于碧纱之下则更加表明他是追求自由而鄙视尘世利禄的人。这也就是他的“碧纱笼”之妙用所在了。

诗中的“一片残红无觅处”既是实景写花叶凋残之际飘落的情景及抒发自己人生飘零和郁闷心情;又是以花喻人相互映衬而写人的风貌了;与一般的写物寓意有明显的区别之处。这一联里的含义作抽象化的抒情表现就恰恰如后人说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南唐李后主《乌夜啼》)这就使得诗歌从明丽幽美再转入到清冷凄迷的境界里去了。但是在这里“疑身在碧纱笼”是抒情主人公摆脱了市朝利禄的牵累后的精神境界升华到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之“求田问舍恐伤一文价(不愿意过分看重金钱”的情思);为名忙而一身也解放出来了这时就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徒感慨的人物就步入神仙境地漫游则又要引出一流风致在文字以外的隽永深长的含蓄之效果。对吟读的人们,产生了空灵、清新的艺术享受了。仇远在“三川郡望”(全宋诗卷一百七十)中虽也与吴文英等人同登吴氏生春堂宴乐一番但仕途蹭蹬偃蹇困顿终身的境遇又与他那些流露自我落拓与流荡逸情诗意浑然形成如王国维所说诗词境界为由时间次第不断的经历世界得到持久难忘含蕴典籍真切心灵之余皆文章风格入诸评论范围表现人才阅历评判旨归才是各自类型的末眼浮滑哉言之欤真作者指读详辩把玩深思才能体会个中三味了!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