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仇远
疏树小花风,别浦残鹃雨。不是王孙忘却归,草没归来路。
空积琐窗尘,谁按琼箫谱。暗把金钱卜远人,争敢分明语。
卜算子·疏树小花风
疏疏的树影,带着小花的余香,雨滴打在残叶的江边,那不是王孙忘记了归去,是萋萋芳草湮没了来时的路。
空寂的窗边,堆积着灰尘,谁又曾按过琼箫的曲谱。暗自将金钱卜问远人何时归来,怎敢明明白白说出来。
这是一首闺情词,描写闺中少妇思念久别远人的闺情。仇远以白描的手法,浅淡的颜色,描绘出女子内心深处幽深、缠绵而执着的世界。
上片写景。“疏树小花风”,寥落疏散的树影,带着些许小花的余香,风一吹过,轻轻的撩拨这女子的发丝。这里的一风一树,是那样的轻柔,不带有一点霸道的压迫感,显示出词中女子心境的宁静和平。“别浦残鹃雨”,词人又着墨于天气,飘落在江边的细雨,在暮色合拢之际,更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气氛。“残鹃”暗示了女子的伤春之情。
“不是王孙忘却归”句中藏有玄机。“王孙”原指贵族公子哥儿,后来人们就用这个词来泛指富贵子弟。“不是”意思是说并非是公子哥儿不想归去,而是回不去了。对于女子来说,远方的游子行踪不可知,不知未来如何,倒不如远行前的那一别,“草没归来路”,时间久长以后,青草已把来时的路完全湮没了。词人以“草没来时路”这一富有暗示性的句子,使人感到她对远方游子的挂念,路已经不见了,而思念却更深了。这里并非直接抒情,而是借助外在的景与情融合一体。把自己心中复杂的情感婉曲地流淌出来。这种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使得后世的读者常常会遭遇久远的思念亲人的感受。这可以说是语言和情绪高度融合所产生的艺术魅力。
下片即景抒情。“空积琐窗尘”,词作转到室内一笔。说窗户上尘土堆积是因为无人料理,空洞洞的。这是移情于物的结果。通过这结句把那种幽思深致、绵邈凄婉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谁按琼箫谱”一句借用典故写出自己的寂寞之情。“琼箫”典出《搜神后记》卷五:“箫史爱玉女,善吹箫……天上作乐时,以箫送三日箫声……玉女闻之,感焉……既而相见,箫史能以箫草写情”,女子爱听悠扬的箫声而写下了情意。由典故到此结句抒发自己的感情又回复到人事之中。屋子里埋藏着主人公深深的孤独和寂寞。窗外的风吹进来仿佛夹带着曲谱里的琼箫声。只有它能作自己的最好的伴侣,同她一同聆听、一同悲哀、一同怀念起那个人在远方的游子——那人或许是一个从未给过她任何承诺的负心汉;或许……尽管一切都不得而知,她只能凭着孤独与凄凉来感知世间的种种不易察觉的情感。这是一种模糊性的爱情悲剧色彩在心底蔓延开来,“暗把金钱卜远人”是对上一句的具体展开描述“暗把金钱”可以理解为两种解释一是金钱打卦以测吉凶;二是拿钱买占卜的东西以卜吉凶,“卜”有祈求的含义在“卜远人”的行为中包含了无奈与不甘、企盼与希冀等多重意味这里实际上是一种感情矛盾与冲突的表现。“争敢分明语”,是不敢说或不敢向人表白的深深之痛。“分明语”指表白愿望的直接话语。在相思人看来是明摆着的事实需要说的却是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内心隐秘的话,其中的冲突是明显的。词中以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式的温婉蕴藉的方式表达了女子的幽期难约、低回深衷表现的淋漓尽致。
仇远词多表现他闲居生活的闲愁以及羁旅生涯的漂泊之痛这种凄清柔婉的意境表现得十分细腻、精致而传神。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意境支配下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种种情思同时全词多用寄托的手法而体现了无奈的痴心的祝愿虽在一定程度上低沉甚至带有较为沉重的愁苦之情但其结尾含意朦胧幽宛总体轻盈、蕴藉含蓄堪称成功的词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