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仇远
凭高欲验晓云黄,东际红光见太阳。
便觉池芹春滟滟,俄惊檐竹画琅琅。
君师百拜恩难报,文史三冬志未偿。
吾道千钧悬一缕,愿同绣线日添长。
至后
仇远
凭高欲验晓云黄,东际红光见太阳。
便觉池芹春滟滟,俄惊檐竹画琅。
君师百拜恩难报,文史三冬志未偿。
吾道千钧悬一斛,愿同绣线日添长。
寒冬已经逝去,新生的一轮太阳洒出绚丽的光晕。古诗一般借助物象传情达意。诗篇意表深沉,尽写在自然现象中的阳春景物。更侧重赞颂功高深厚皇恩和向老师的尊崇报恩思想,气象浑沦,深挚浓郁。“春末檐卜欣欣动”,诗意迎着阳光望去,黄色的云块显露眼前。何不观其全象?嫩绿的芳草破土欲出的颜色;“下有去,浅碧萌芽来”,“一阵催花雨”,清明时节的草木之色;“池上芹叶已泛金”,水草的颜色。“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写景中已经隐寓了诗人的赞美之情。“恩同父母”,师恩尤为难忘。“君师百拜恩难报”,向老师请安,尊师不忘敬礼。“文史三冬志未偿”,是感恩和报答的具体表现。自己甘为学者,老师的恩情厚重无以报答。诗人情意深深,自愧自愧所学甚浅,不足回报老师的谆谆教诲。由景及人,情景交融。“吾道千钧悬一斛,愿同绣线日添长。”老师学富五车,诗人如饥似渴地寻求知识,“愿同绣线日添长”,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情。诗人对老师无比崇敬感激,诗篇情意深沉。
仇远诗风清新、明快,语言通俗易懂。此诗纯用白描手法,不刻意追求句式对仗,语言平易近人,却同样具有感染力。仇远诗集中很多作品都反映出他与人为善、好学上进的可贵品格。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好学上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译文:站在高处要看晓云变黄,东边现出红光见到太阳。便觉得池塘里的芹菜也如春水荡漾,突然间又听到屋檐下竹叶的声响。感谢老师的恩情难以报答,三冬读书的志向还来不及实现。我的学问千钧的重量悬垂在一根丝线上,希望每天如同刺绣一般使这根线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