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叶茵
一簇莲灯亦可观,隔墙箫鼓二更残。
平生未识繁华事,旋借宣和国史看。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叶茵的《元夕》诗,短短二十字,写得极淡雅而富有情趣。作者并非专为观赏元宵的灯火而来,而是因为隔墙箫鼓之声已残,才想起夜晚来临,又由夜晚引出对往事的回忆。诗的构思遣词用意,都是新颖生动。
诗人深深懂得元夕乃人生常态,也本应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的观花而行,无奈种种情绪积压,如今变成了凄凉的怀旧忆往事之叹!回顾来时的路上只见一支支华美的彩莲灯缓缓过去。仿佛远远近近处处都有此种布置着灯彩的行列,在远处看去密密层层,把个静夜点缀得十分繁华,观灯人似乎忘记了夜已深。而作者忽然听到隔墙传来箫鼓之声,方惊觉已届二更,又来晚了。这正是由观灯到回忆的转折点。作者并非平生从不知繁华之事,只是久经变乱之苦,更感到人生的无常罢了。他对于人生旧事采取淡然的态度,并以此观之。至于人们见到的作者此诗中清雅的风格和闲适的情绪。
以下二句则是现代文译文:平生没有见过世上的繁华事,于是便借着宣和年间(宋朝)的国史书来看。这正是作者观灯时所借的书,也就是繁华已成往事的历史见证。
以上赏析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可能存在其他更贴切的赏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