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许月卿
灯花昨夜为谁开,谁笑泉田处士来。
不染一尘宜宝界,长如三月似天台。
频摇尘尾频挥翰,每看蟾轮每举杯。
和气满堂春拍拍,灯花昨夜为谁开。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灯花昨夜为谁开,谁笑泉田处士来。”这两句是写诗人对往昔与程氏相识之事的追忆。泉田处士,指程氏,他以种田为生,是个隐居山林、不慕荣利的人。“谁笑”二字,是诗人对程氏不慕荣利的赞许,也是对自己当初相中程氏之才的回忆。
“不染一尘宜宝界,长如三月似天台。”这两句写程氏的品格高尚。宝界,指佛寺一带,这里指人间仙境。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那里有著名的高峰赤城山,山上多奇草仙花,风景绝佳。这里用典,意在说明程氏如不染一尘的仙境,美妙绝伦;又如三月里的桃花,开得娇艳动人。
“频摇尘尾频挥翰,每看蟾轮每举杯。”这两句是说,两人在一起谈笑风生,频频聚会,诗人也因有这样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而感到高兴。“和气满堂春拍拍”,是诗人在写两人之间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人情投意合、相见恨晚的心情。
“灯花昨夜为谁开”,最后,诗人以景作结,再次回应上文。从字面看,是写灯花又结今宵,恰为两人见面之佳期;实则写诗人在良宵美景之时与程氏欢聚,两情依依,十分融洽。所以诗人才会发此由衷之叹:“灯花昨夜为谁开?”这一结句不仅照应了开头“为谁开”的疑问,而且给人以情深意长之感。
在翻译成现代文时,我尽量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即以“灯花”为引子,写两人的相识相知的过程。译作如下:“昨夜的灯花是为谁而开?你笑农夫耕耘于田野。我们的人格恰如一尘不染的美境,就如同三月桃花媲美天台。我们常常促膝而谈且吟诗作赋,又一起欣赏明月如圆盘。房里和气盈满就如同春风暖意,昨夜的灯花是为谁而开?是为我们再一次相见欢笑吗?”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