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方孝孺
藜羔淡无和,腐粟舂难圆。
羞将馈俗宾,欢笑置子前。
子岂乏粱肉,对之每欣然。
云胡恐费我,来往动经年。
子行信劳止,吾道良足怜。
深期挹嘉话,不必枉华笺。
抱痁百日卧,欲言无与朋。
敦敦守一床,鬓脱影如僧。
岂惟形容悴,智识无由增。
视此不弃捐,子心一何弘。
细人忘名轧,俗士为利懵。
孰能使余慕,君子固有恒。
营营苟得者,忍以利易生。
徇欲遂忘反,捐躯匪其情。
古人崇仁义,讲切极粹精。
于斯弗自得,猩狖垂绅缨。
贵有不足怀,贱有不足轻。
景公徒千驷,子真岂其卿。
诗前小序叙事寥寥几笔就突出了诗歌写作背景中的焦点和关节。在一个荤菜当朝的社会中,一些饥肠辘辘的朋友们的纷纷羞辱无奈而至。“子行信劳止,吾道良足怜。”简简单单七个字就点出了此情此景中的无可奈何。这便是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写照,所传递出来的对于道德衰落的愤慨之情。
诗的主体部分在以散文句式和词句结构直接切入主题之后,便开始了对于修德、守德之道的阐发。“古人崇仁义,讲切极粹精。”古代的圣贤崇尚仁义,道德讲求的是极至精粹之处。这两句为全诗立下了基调,也是对于孔子所说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最好注解。在修德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种种困难和阻力,如“细人忘名轧,俗士为利懵。”在这里,诗人对名利的淡忘和追求真理的坚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面对这些困难时,诗人并未选择逃避或妥协。“贵有不足怀,贱有不足轻。”这样的认知凸显了他超凡的人格高度和精神修养,成为其最终成功守道的原因。“匪其情”则将他面临阻力的原因解释为坚守本心的牺牲与反省。“营营苟得者”通过直接指责反对者表现出了其无私忘我的品格和对他们产生了极强的说服力。“施求金无玷”来自他的劝勉诗语中的有强调的含义在那一瞬它将起深层意向确定了下来让表达实现特定意愿而且不容反复其中的承接变得强悍刚健意境交彻感受显凸他在全部旧籍文章尤其是本代的碑记里为我属首独自格新的山块即毫无浊音震动乡人的空谷也非这一新声的呼应
结尾部分诗人用了一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自己修德所得的收获。“抱痁百日卧,欲言无与朋。”通过形象的描述表现出了诗人修德过程中遭遇疾病时的痛苦与困扰,同时也暗示了他守道之道的艰难与不易。“敦敦守一床,鬓脱影如僧。”这两句则表现出了诗人修德所得的收获与快乐。
总的来说,《脩德以诗寄次韵》是一首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它通过诗人自己的生活写照,表达了他对于道德衰落的愤慨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修德、守德之道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高度。在读这首诗时,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还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关于人生、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