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韵谢蜀王六首 其二》明方孝孺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方孝孺

《次韵谢蜀王六首 其二》原文

志是子渊方是广,才如曾点始为狂。

自惭末学何为者,孤负恩言鬓欲苍。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方孝孺的《次韵谢蜀王六首 其二》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诗人以自谦之语表达了对蜀王的敬意。诗中,方孝孺用“志是子渊方是广,才如曾点始为狂”来描述自己,表示自己才疏学浅,虽然渴望得到蜀王的赏识,却不能完全符合蜀王的要求。

首先,“志是子渊方是广”一句,借用孔子弟子曾点、子渊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学问。曾点是孔子弟子中一个颇有道家色彩的人物,子渊则是孔子弟子中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方孝孺以此自比,表明自己虽然学问广博,但志向和学问还远远不够蜀王的要求。

其次,“才如曾点始为狂”一句,则表达了方孝孺的自谦之意。他认为自己的才华还不足以得到蜀王的赏识,只有像曾点那样有道家风范的人才能得到蜀王的青睐。这表明方孝孺对自己才疏学浅的自知之明,也表现出他对蜀王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最后,“自惭末学何为者,孤负恩言鬓欲苍”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得到蜀王赏识的愧疚之情。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学者没有多大的才能,不能满足蜀王的要求,无法回报蜀王对他的期望和信任。他为自己的年轻气盛、恃才傲物而感到自责和后悔,希望通过这种自我反思的方式让自己更加强大,同时也向蜀王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总之,这首诗表现了方孝孺自谦、敬仰之情,也表现了他对自己学问和才能的自知之明。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方孝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谦虚、执着和坚定。

至于现代文译文,就是将古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尽量保留原有的意思和情感。原文的意思是:“自己觉得末学的才能不大却从事应举一事真是一种不自量。浪费了许多大好的时光;现在不小了但又趋于向偏僻的道路出了;真的很希望前些天的回答你召回司我赐下的文书,宠锡光茫现在却又鄙视走象的一条迂陋的心路了.你要报赐任使百姓熙熙元元的道理是由达礼进而辅治国事的重要根据但是衰老的书生胸中一片寂寥怎么能说的出来呢?因为只是自觉的道术微浅于末事上的弄不祥真不胜犬马之心聊有怀愧你的忧愤故着成以上给你.因为你挟奏文之诚,故我写谢诗以酬。”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