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王道士庵》宋周文璞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周文璞

《王道士庵》原文

出家才二十,小筑契初心。

水浸篱根冷,苔封井臼深。

狖啼天惨惨,犬吠月阴阴。

又踞藜床座,焚香鼓内琴。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王道士庵

周文璞

出家才二十,小筑契初心。

水浸篱根冷,苔封井臼深。

猿啼天惨惨,犬吠月阴阴。

又据藜床坐,焚香弹内琴。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华山时,为赞美一位在山中隐居的王道士而作。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王道士生活的清苦,但是清苦中又显得有节奏和安逸。王道士住的是小屋,“出家才二十”,表明他入山早,修道刻苦,但是小屋也正是他初心的体现。篱笆边的小溪流水淙淙,小屋前的青苔掩映着汲水的井口。早晨王道士出去打柴,傍晚回来用井水碓米。繁重的生活丝毫没有透出疲劳和悲观的气息。“猿啼天惨惨”一句让人感到清静安谧。接着作者从王道士与世无争的生活环境中引出了道中人籁——此情此境只有在“神坱之所宅”(郭璞)深邃、空寂的地方才可以有的;“犬吠月阴阴”,只有淳风淳俗之人才会有深感景物中所渲染气氛的心闻!笛内鼓琴,道士自娱,这最后的一笔,不仅把王道士的生活写得富有诗情画意,而且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王道士的崇敬心情。

这首诗全篇纯用白描手法,清新自然地勾勒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王道士形象。在写人中又注意了景物的映衬和渲染。篱根积水、蔓草青青、井壁青苔、小径幽深等景物描写,既衬托了王道士清苦的生活,又渲染了王道士超凡脱俗的形象。同时又以猿啼犬吠之声以声衬静,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华山深邃清寂的妙趣。语言朴实无华,不尚雕琢,读来隽永有味。

简析:周文璞是宋末元初人,一生没有做官。喜欢自然风光,善于从中领略出无穷的情趣。本诗所描绘的正是这种清寂的隐逸情趣。小庵是他的归宿,他愿意在那里终老;他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从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境界是相当高的。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