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钱宰
西山一何高,有怀在泉石。
荡舟渡西泠,秋水今几尺。
渚花泊双桡,岸草纳双屐。
凉风树上至,林影下衣碧。
群动方自营,尘机念俱息。
邂逅方外人,招邀坐深席。
悠然外死生,矧复慨今昔。
我客语正深,仆夫劝还役。
川明月初至,树暗山已夕。
归人樵唱来,落日堕西壁。
游西山
明·钱宰
西山一何高,有怀在泉石。
荡舟渡西泠,秋水今几尺。
渚花泊双桡,岸草纳双屐。
凉风树上至,林影下衣碧。
此行不问归,尘机都已息。
邂逅方外人,同话山中色。
我客语还深,仆夫催我行。
归途月已明,树暗山更深。
这首诗是钱宰隐居西湖后所作,体现了作者内心的超脱与豁达。首先描绘了西山的雄伟壮丽,进而引发了作者对泉石的思念之情。作者乘船渡过西泠桥,水中倒影荡漾着秋天的景色。在河岸边花间小憩,听着林间凉风吹过的声音,满林树影洒落在衣襟上。整个诗篇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流连忘返。接着,诗中又描写了与隐居的方外之人的邂逅,两人谈笑坐谈,悠然自得。最后,在归途中的明月和深山之中结束,让人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也反映出钱宰对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和隐逸生活的超脱豁达。这样的艺术作品值得细细品味,反复揣摩。
此外,钱宰身为明代诗人,其作品在继承传统诗词风格的同时,也不乏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批判。在他的这首《游西山》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涉及社会现实的内容,但从他对山水的热爱和追求中,可以看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