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王铚
放舟弄清泚,始觉南风清。
白云认乡村,永念随父兄。
一梦三十载,将老犹远行。
聊将郑卫耳,一听新蝉鸣。
空怀烟霞想,下及飞鸿征。
多公久要谊,献纻得班荆。
茅屋照野水,寒窗抱深明。
相期脱羁网,岂肯缚簪婴。
此生才一戏,万物何营营。
我行别良友,执袂中心怦。
公来贻新诗,折柳何多情。
他时簪还盍,莫忘岁寒盟。
和江子我见送诗
清泚河上,南风拂面,我乘船游荡,心境清朗。 白云下的乡村,让我思念起远行的父兄。 梦醒三十载,我渐入晚年,仍像年轻人一样远行。 听那郑、卫的歌曲,新蝉在鸣叫,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扰。 我空有对山水的向往,却无法放下世俗的牵绊。 多亏了朋友的理解,让我在荆条中感受到温暖。 茅屋在水边,寒窗中灯火明亮。 期待着有一天能摆脱世俗的束缚,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一生就像一场戏,无需过于追求名利。 与好友分别,心中充满不舍。 你赠与我新诗,折柳送别,情意深长。 他日重逢时,再欢聚一堂,切莫忘记我们的岁寒之盟。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在离别好友江子我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放舟弄清泚,始觉南风清”,诗人乘船游玩在清澈的河水上,南风的吹拂让人心境清朗。这里的“清泚河上”是具体的地点,而“南风”则暗示了季节正值夏季。同时,“始觉”一词表达了诗人从清风吹拂中获得的清爽感受。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行的忧虑。“白云认乡村,永念随父兄”,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白云下的乡村比作自己的家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永念随父兄”则表达了他对远行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一梦三十载,将老犹远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一梦三十载”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而“将老犹远行”则表达了他即将步入晚年但仍需远行的忧虑。这里的“远行”不仅仅指地理位置上的远离家乡,也暗示了他在追求自由和摆脱世俗束缚的道路上的挣扎和追求。
“聊将郑卫耳,一听新蝉鸣。”这两句诗是诗人暂时忘却尘世烦扰的方式,他听郑、卫等南方乐歌,让新蝉在鸣叫中释放自我。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漠。
“空怀烟霞想,下及飞鸿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无法放下世俗的牵绊和对山水的向往之间的矛盾。烟霞代表了山水的象征,飞鸿代表了自由的象征。这里的矛盾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思考和追求的反思。
“多公久要谊,献纻得班荆。”这两句诗则是诗人朋友间的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理解的表现。这里通过比喻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展现了他与好友的友情深厚和对世俗纷争的理解。班荆指坐具匮乏临时以荆条代之,而后代称朋友野外相遇围坐交谈。
最后,“此生才一戏,万物何营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此生才一戏”表达了人生短暂和珍贵,“万物何营营”则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由的向往。这里的自由不仅仅指身体上的自由,也包括心灵上的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别好友时的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追求。通过对自然和友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