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东阳道中作(一作寒食日)》唐方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方干

《东阳道中作(一作寒食日)》原文

百花香气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醺。

野父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

现代文赏析、翻译

在唐代诗人方干笔下,这首诗名为《东阳道中作(一作寒食日)》,生动描绘了一幅寒食日道中风景画。

首句“百花香气傍行人”,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百花盛开、香气四溢的景象,仿佛行人行走在花海之中,花香扑鼻,令人陶醉。

“花底垂鞭日易醺”,诗人以鞭策花底的自己,表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在花丛中行走,垂下的鞭梢不时轻拂着花瓣,让人感到一种悠闲和自在。而“日易醺”则表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仿佛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

“野父不知寒食节”,诗人在这里采用了“野父”这种民间语言的意象,使其显得朴实、自然。“野父”指乡村老人,这是形容那些不太懂事的老人并不知道寒食节到来时的情形。因为在唐朝时寒食节还处在不怎么受重视的状态。所以“野父”不识其是个重要的节日,也就是表示农民不特别在意寒食节的习俗。

最后一句“穿林转壑自烧云”,描述了夕阳西下时,夕阳穿过树林照亮山谷的美丽景象,而在山谷间自燃的云彩则象征着白天的结束。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诗人的描绘宛如一幅画卷,令人感到诗人在东阳道中经历的轻松愉快的场景和旅程结束时的心情。诗中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在旅行中的轻松自在和无拘无束。这样的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韵味,读来令人感到清新自然。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