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赠上虞胡少府百篇》唐方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方干

《赠上虞胡少府百篇》原文

求仙不在炼金丹,轻举由来别有门。

日晷未移三十刻,风骚已及四千言。

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至冤。

敛板尘中无恨色,应缘利禄副晨昏。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赠上虞胡少府百篇

方干

求仙不在炼金丹,轻举由来别有门。 日晷未移三十刻,风骚已及四千言。 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至冤。 敛板尘中无恨色,应缘利禄副晨昏。

有才能而不竟其用,感觉已经无事可为;诵千言不为术文,自觉很没意思。胡少府在卑微的职位上默默无闻,才华横溢的自己却只能作些吹捧名利的文字,感到很不公平。但是,即使这样,我还是要为了生活,继续在尘世中奔波劳碌。

这首诗表面上是赠友诗,实际是一首倾诉不平的抒情诗。这种不平之情主要地又是通过描绘自己和友人各不相同的心理和思想,巧妙地展现出来。首先看首联。首联开门见山地说,做神仙炼金丹是另一条途径,人要做神仙就不必去写诗,由此可见作者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之意;“轻举由来别有门”更加明显的说出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的当权者不在朝堂或者不会显现真实身份云云之意,肯定自身的避世不谈现实从而明显委婉劝退他人;诗句用了衬托夸张手法句又必须注意的是胡有独特的类似漂浮迁徒特有的形象的忧虑;一“金”一“轻”形成对比。从另一角度表明了诗人不追求富贵的心志。次联展示作者与友人各自的心境:一个埋头苦干却不得赏识,一个到处卖弄文才受人推崇;上句写自己,一个才华出众的人却长期屈居下位;下句写朋友,仕途尚且如此不畅遂,“我”仕途又怎样?进而对社会弊端予以讽刺、指责之意;“未移”、“已及”二字颇见分晓;是转折复句;为后文的情感作了铺垫。颈联描绘前景。时人对身世种种可叹无奈作一番反衬之后便非常明了:“尽管内心诸多遗憾,仕途仍旧漫漫”。“望峰息心”、“遁迹”无门的东晋诗人陶渊明清规俗宴根本不用侧目相看;“世人争颂牡丹”“且欣慕婴粟生山谷”;现今的地位尽管谈不上滋味却也不是污浊之所能够相比;直接描写隐逸清高的情愫直接展露自己志向。“何曾”、“无恨”用得极妙:世事皆可忘却唯有功名利禄是最为难忘的;身居卑位日久便对那些受人拥戴而官居高位的人没有恨意,不怨世事惟怨自身;感叹人心惟危。再次联则展示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公道”是说社会公平的愿望;“雪至冤”则是对公平的强烈企望。冤情久郁难平,但愿公道早至;下文“敛板尘中无恨色”即是对这种愿望的具体表述。“尘中”即官场;“敛板”即收板,不做诗文;“无恨色”即不露恨色。“无恨”是因为“应缘利禄”,即为了生计。最后两句又与首联相呼应。全诗以自叙遭际起,以自叙退隐、关心朋友功名终。“公道”两句一收,通篇牢骚气都烟消云散了。通篇比兴之法运用巧妙自然而又灵活多变。尤其是一系列的动词运用的极其生动准确,颇能传神。诗则直述其事,直抒其怀,而人必能粗览大意才看得懂的影语:历史精神肯定一个怀着屡遭迫害幽独贫困身份的低微小吏人品与人格可贵可见。《删正闲文汇删片序》:“作风朴而不俗有未降唐宋遗焉!”俞泰亨重评诗酒文坛卷一:“此诗直抒胸臆,无一毫勉强妆点。”皆可作此诗的注脚。

以上就是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