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贵州南山岩》宋曾丰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曾丰

《题贵州南山岩》原文

崒嵂穷头与汉齐,谽谺深处著招提。

居焉若寝琼为室,登者如仙玉作梯。

云窍旁通吞日月,烟萝倒拔挂虹蜺。

我来已落葛翁后,姑拾其余细品题。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题贵州南山岩

曾丰

崒嵂穷头与汉齐,谽谺深处著招提。 居焉若寝琼为室,登者如仙玉作梯。 云窍旁通吞日月,烟萝倒拔挂虹蜺。 我来已落葛翁后,姑拾其余细品题。

曾丰的题贵州南山岩的诗写得如此精妙,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传神之笔。此诗的前两句是写景。贵州南山岩峰峦并起,重叠耸立,据说有似于夔门前渚的齐整。石壁有孔讘,岩间石巷“谽谺”空阔深邃的样子。因此在那藏着佛寺的石巷之内,使人居住游息,仿佛住进了琼楼玉宇一般;登上这仙境,如同得到了云梯似的攀登起来也如同登仙一般了。一句之中写出两种不同的感觉和情态,而这又并不杂乱,由于中间以“居”、“登”粘接,然后复归于句法结构的错综复杂,使之互相穿插更见妙趣横生。这确是一种文法,同时又是即景传情得妙手而就天然,难以细品细说。这应该从多个角度整体鉴赏的角度来说明的。三、四句则就想象的方面更进了一层。“吞日月”写得深幽之境的神秘。《汉书·淮南王刘安传》写西王母有三奇女居于昆葢之虚:“玉膏之下,其气温润,其间亦有众华奇颖……食此药者口不饥渴,而体生毛羽。”这里“吞日月”三字颇有寄托。诗人向往于那神秘的地方,而幻想自己也去住进去。他不是从石巷中拾取琼楼玉宇的残余而去细品题了。

这首诗的艺术构思的高妙之处在于它把题咏岩居与描绘山景结合起来,把想象与实景结合起来,并且运用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夸张、想象、把雄伟的岩山写得如梦如幻如仙。“姑拾其余细品题”,并非真指自己细品题岩居幽胜之处了。另外全诗写得气势飞动、语言精工秀丽,更见诗人的艺术功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曾丰的游山诗中的佳作之一。他善于把雄伟的山岩写得如梦如幻如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以瑶台琼室、仙梯玉级的形象表现了贵州南山岩的深幽景象,又以吞吐日月的夸张描写寄托了岩居的神仙魅力。最后以“我来已落葛翁后”设想自己亦企慕仙道,细品细题作结,给全诗增添了浓郁的诗意和余味。

译文:

贵州南山的山峰高耸入云端,山石深谷中隐藏着佛寺。居住在这里的人就像住在琼楼玉宇中,登山的人们如登仙境一样。云雾从旁边穿过如同吞吐日月一般壮丽,烟萝倒挂如同悬挂在彩虹一样美丽。我来到这里已经落在葛洪仙人之后了,现在我细细品味并题咏这些美景。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