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学箕
三载役京口,十度过松江。
垂虹亭下烟水,长是映蓬窗。
钓得锦鳞成脍,快把双螯浩饮,豪气未能降。
醉舞影零乱,心逐浪舂撞。
景苍茫,歌欸乃,石空硿。
蒹葭深处,适意鱼鸟自双双。
便拟轻舟短棹,明月清风长共,与世绝纷龙。
嘉遁有真隐,不羡鹿门庞。
水调歌头·三载役京口
三载京口役,十度过松江。
亭下烟波浩渺,映照着船窗。
钓得的鱼儿做成脍,大螯一嚼,豪气干云上。
醉舞的影子凌乱,心随着江流汹涌。
苍茫的景色,唱着古朴的歌谣,石头洞的深处,鱼儿和鸟儿自在地成双。
想驾轻舟,采撷明月清风,与世隔绝,不问纷扰。
隐居在这里,才是真正的嘉遁,不需羡慕鹿门庞。
这首词是作者辞官归乡后所写,表现了他遁迹江湖悠闲自得的生活,体现出他在宦海沉浮从容不惊的老辣与豁达。此词并非象有些注释中所说的是一首咏景抒怀词,抒情部分是完全在用事与典,技巧是非常晦涩的,大有斧凿之迹了。“云林屋上影”一篇重云林的洒脱意味,要结合到当时的情境“庙堂无此作”。京口三路也是决不会联成网的。“古人才子”,但毕竟是有所侧重的,“刚弃第那能更作斯客穷”!在那风气还未开、无知己的下僚,“十年身事俱如梦”,临水登山兴悲情!与其事主之后“欲无作而不能”,不如“早赋归去来”。
“三载役京口”词人在京口做官三年,这是第一句就点明的。京口的别称是“润州”,这是从下文“松江”的出处来的。“三载”云云,又隐含三年羁留他乡之厌倦。“十度过松江”意犹“三载役京口”之又加三年。“长是映蓬窗”蓬窗用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诗意。“垂虹亭下烟水”至“豪气未能降”六句皆是记事达官贵人游宴之事。“快把双螯”句用达官贵人赠鱼之礼,“松江”有鱼产,“锦鳞成脍”。“醉舞影零乱”两句是说自己虽有凌云壮志,却无法实现,只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水调歌头”,题是酒令,当然要痛饮醉舞。“石空硿”据记载为神仙所居。或云硿去除避秦时乱人隐于此外别无所闻。人隐于硿人世无由得见这样更能增加作者的神秘感。“嘉遁有真隐”,“不羡鹿门庞”,说不定是一种有意的夸张写法为了就是把神思(从歌听的风水上联想流到逍遥境地的),不是从中强断开一思考曾争论不可。表面字意偶然只思到游客被月“婵娟不足弄(浦松江亦有脂粉船仔饮博之事)”的情形。词人自谓“嘉遁”,当然不会作一般隐士的遁世视事心态了。此词虽题咏“水调歌头”,但实是抒怀之作。词人辞官归乡后所写,表现了他遁迹江湖悠闲自得的生活,体现出他在宦海沉浮从容不惊的老辣与豁达。全词咏景抒怀,将写景与抒情融合为一,读来倍感亲切。
译文:
京口做官已有三载,十度路过松江。垂虹亭下烟波浩渺,映照着我的船窗。常捕得活鱼做成佳肴,痛快地吃蟹狂饮,心怀豪情却难以实现。醉后起舞身影零乱,心随江流涌动。苍茫的景色中放声高歌,歌声飘荡在石头洞上空。享受安逸的鱼虾飞蟹自然相伴自由自在畅游长江。(现实是)想像明月清风永久为伴了此一生也不与尘世相争了。深深归隐实在是真有其事不需羡慕鹿门庞的隐居生活也使我满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