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学箕
池上楼台堤上路。尽日悠扬飞舞。欲下还重举。又随胡蝶墙东去。
糁径飘空无定处。来往绿窗朱户。却被春风妒。送将蛛网留连住。
当然可以,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词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惜分飞·柳絮
池上楼台堤上路。尽日悠扬飞舞。欲下还重举。又随胡蝶墙东去。 糁径飘空无定处。来往绿窗朱户。却被春风妒。送将蛛网留连住。
这首词借柳絮的飞舞,来写离愁,构思别致,不落俗套。上片写柳絮在堤上的路道悠扬飞舞,欲下而又升起,它似乎也象游子一样,欲去未去,心犹徘徊。又象是一个弃妇,被负心人抛弃,心儿随着柳絮墙垣东去。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将柳絮喻为游子,二是将柳絮喻为弃妇。虽未去而似已行,在它身上体现了它的轻盈、潇洒;似有意而无定向,它毕竟要随着轻风飞扬到朱户绿窗间去。下片即言“却被春风妒”风妒柳絮飞扬之妖娆而捉弄它使之在“糁径”留连住。
词中又以己观物寓物观人,物物时时含情,暗中关合着人的相思离别之情。这样便更使词中相思情绪更浓厚更深沉。此词以形传神,暗中传情于景于句,层次分明,而意境深远词意如行云流水,极为自然。最后“送将蛛网留连住”一句可谓极尽含蓄之妙:既写出了柳絮被风捉弄的不幸,又写出了即使它有幸飞入朱户与佳人作伴时也得不到温柔的怜惜!这句是用讽喻手法来含蓄地传达词人的感情——因思念伊人而不能如愿以偿。它不像有些词那样一写就是直白的表达或赤裸裸的倾泄。而是用柳与网的联想这一生动的形象把这种幽思暗暗地展示出来。“虚实结合”这一手法往往能收到“言不尽意”的效果;这里看似轻描淡写的一个趣小的细节却可以触动埋藏在心底的情思;用象征手法恰是词中所讲的“要语不直说。”这样一来全词既写得颇有诗意情趣而又并未因此显得单薄、软弱,它是中国诗歌所强调的一种含蓄婉转的方式——中国式朦胧的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幅情景的出现地的时间:这是春天;此情此景意味着分别和相思已经进行了有一段时间了——随着春风的爱抚、追逐以及不可知行踪的柳絮的去而复来!作为文学的语言“无语相伴黄昏后”也会深深打动读着的书人心头而勾起一段淡淡的哀愁。此刻更是能够将读着读者的思念感情引发开来因此这就提高了诗、词的艺术性同时达到了与被思念人心理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