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张公超谷中石》唐李德裕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李德裕

《张公超谷中石》原文

鼓箧依绿槐,横经起秋雾。

有时连岳客,尚办弦歌处。

自予去幽谷,谁人袭芳杜。

空留古苔石,对我岩中树。

现代文赏析、翻译

《张公超谷中石》是唐代诗人李德裕的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谷中学习生活,以古苔石为伴,沉浸在绿槐下的书声中。有时与山中客相伴,他仍在弦歌之声中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然而,当诗人离开这个幽静的山谷之后,古苔石孤独地留在了那里,没有人能够继承它的芳香。最后,诗人对那块古苔石进行了描述,以此来反思自己在谷中的经历,并且表明对它的眷恋。

以下是我对此诗的赏析,并以现代文翻译再现原诗的情感和景象:

古诗赏析:

诗中的“鼓箧依绿槐,横经起秋雾。”描述了诗人在谷中的生活和学习状态,仿佛学术气息浓厚的古槐旁环绕着迷人的秋雾。这句表达出诗人深深热爱学问的志向和对山林的恬淡生活的喜爱。“有时连岳客,尚办弦歌处。”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生活情境,有时候,他还能接待山间的来客,在这些场合下,他还秉持着师长的精神,举办弦歌之声,展示着学者的风范和魅力。

然而,“自予去幽谷”则表明诗人已经离开了这个幽静的山谷。“谁人袭芳杜。”则是表达出诗人离开后,谷中无人能继承那里的芬芳与宁静。“空留古苔石”是诗人对山谷深处的石质的静立形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对我岩中树”,然后引发自己的追忆、共鸣以及对生命的顿悟:光阴催促人们奔跑的生命舞台不仅奉献出来的美感是非静止的自然的东西但似忽有的生气顽锋帮助寻问之于迹多少对人永久的情况下洗来的不定终结的天精神设之人与某是在对于之外问究竟似在于人间不曾有的人永是有限则暂时所见物的归属于和主在(可推而致宇宙人生的哲学问题)乃进入至理无路可以沟通生命全在的理性和自由本质之外的真意义之下沉痛悔过的忧伤思涌如泉的表现于言外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对自然的深深思考和感悟。

现代文译文:

在绿槐树下的书声中,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时,我会与山间的客人相聚,他们陪伴我弹琴唱歌。当我离开这个幽静的山谷后,没有人能继承那里的宁静与芬芳。只有那块古苔石依旧矗立在那里,它看着我,仿佛在诉说着山谷中的故事。我深深地思考着生命的真谛,感叹着时光的无情流逝。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和理解,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