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岳飞
,建康之城,一举而复,贼拥入江,仓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马不回耳! 今且休兵养卒,蓄锐待敌。
如或朝廷见念,赐予器甲,使之完备,颁降功赏,使人蒙恩;即当深入虏庭,缚贼主蹀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
他时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
建炎四年六月望日,河朔岳飞书。
《五岳祠盟记》赏析
这首盟誓是诗人在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六月十五日写下的壮志宣言。全文充满慷慨激昂的报国情怀,展现了诗人"精忠报国"的赤子之心和收复河山的坚定信念。
现代文译文:
建康城一役,我军一举收复失地,敌军仓皇逃窜入江,只恨没能全歼敌寇,让他们匹马无归!
如今暂且休整军队,养精蓄锐以待来敌。倘若朝廷体恤将士,赐予精良武器装备,完善军备,并论功行赏;我定当率军直捣敌巢,将敌酋捆绑在马前斩杀,彻底歼灭异族侵略者,迎回被掳的徽、钦二帝重返汴京,收复失地重归版图。他日再经过此地,将功绩铭刻于金石之上,何等快意!此心此志,天地可鉴,知我者自当明白。建炎四年六月十五日,河朔诗人书。
赏析要点: 1. 收复失地的豪情:"一举而复"四字尽显岳家军雷霆之势 2. 未竟之志的遗憾:"匹马不回"体现除恶务尽的军事思想 3. 战略智慧:"休兵养卒,蓄锐待敌"展现名将韬略 4. 报国宏愿:从"深入虏庭"到"迎二圣还朝"的完整战略构想 5. 金石之志:将个人功名与民族大义熔铸一炉 6. 赤诚告白:"天地知之"的誓言掷地有声
这篇盟记堪称宋代军旅文学的典范,既有"还我河山"的壮怀激烈,又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务实精神,字字血性,句句铿锵,读来令人热血沸腾。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其忠勇之气穿越千年仍能激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