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现代] 钱钟书
昔者少年时,悲秋不自由。
秋至变何悲,年少故善愁。
今我年匪少,悲大不为秋。
丈夫有怀抱,节序焉足尤。
况此纷华地,秋味岂相投。
秋声所有至,隘巷倚危楼。
楼高了无补,问天总悠悠。
杂书
昔年少年日,悲秋不自由。
秋至变何事,年少故多愁。
今我年已非少,悲大不为秋。
丈夫有怀抱,节序焉足尤。
况兹纷华地,秋味岂能投。
秋声意有在,隘巷空危楼。
楼高未能补,问天天悠悠。
现代文译文:
往昔青春年少时,每当秋日来临都感到忧郁无望。
秋天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只是因为年少多愁罢了。
如今岁月已经逝去,对秋天的悲叹已不再是因为季节的更替。
大丈夫怀抱宏大理想,何必拘泥于节气顺序呢?
更何况在这繁华之地,秋天的味道又怎能引起共鸣呢?
秋声所蕴含的意境,在狭窄的巷子里,靠着高楼上空旷的地方去体会。
高楼虽高,却不能填补心灵的空虚,向天询问,天却总是那样悠远无边。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感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年华易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繁华纷扰世界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宁静、简单、真实的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写狭窄巷子、高楼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最后一句“问天天悠悠”,更是将这种迷茫和无奈推向了高潮。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