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沪西村居闻晓角》现代钱钟书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现代] 钱钟书

《沪西村居闻晓角》原文

造哀一角出荒墟,幽咽穿云作卷舒。

潜气经时闻隐隐,飘风底处散徐徐。

乍惊梦断胶难续,渐引愁来剪莫除。

充耳筝琶容洗听,鸡声不恶较何如。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为您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沪西村居闻晓角》是钱钟书的一首描绘村居清晨景象的诗。这首诗通过描述出晓角的声音,描绘出一幅乡村清晨的静谧与宁静的画面。

首句“造哀一角出荒墟,幽咽穿云作卷舒。”描绘了荒墟中传出的哀婉之声,如云卷云舒般幽咽,给人一种深深的寂寥之感。这句诗用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到诗中的情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所描绘的场景。

“潜气经时闻隐隐,飘风底处散徐徐。”这里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晓角的声波传播过程,既有潜藏在空气中的深沉声音,又有飘风般轻柔的声音慢慢散开。这样的描绘方式不仅生动,而且充满了音乐感,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那晓角的声音。

“乍惊梦断胶难续,渐引愁来剪莫除。”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晓角的声音比作梦醒后的牵挂,难以割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声音引发的愁绪,难以排遣。这种比喻和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充耳筝琶容洗听,鸡声不恶较何如。”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晓角声音的欣赏和喜爱。这种声音如同耳边的筝琶声一样清晰可闻,而且鸡鸣声也不比它差,这就更加突出了晓角声音的美好。这样的描绘方式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生活的美好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和生动的比喻手法,通过对晓角声音的描绘和赞美,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不仅具有深度和感染力,而且富有诗意的美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所描绘的场景。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