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朱有燉
巴山后面竹鸡啼,巴水前头沙鸟栖。
巴水巴山到郎处,闻郎又过石门溪。
明代诗人朱有燉《竹枝歌(二首)》赏析
夜色中的巴山,仿佛就在竹鸡轻柔的啼叫声中慢慢从视野中延伸开去。水边的沙鸟,安详地憩息在巴水之前,它们的身影和鸣叫声,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动。而更远处,巴水巴山延绵不绝,似乎一直延伸到情郎所在的地方。情郎此时又在哪里呢?他是否也像我一样,沉浸在这浓浓的相思之中,悄悄地走过那片美丽的石门溪?
这首诗以巴山、巴水、竹鸡、沙鸟等富有巴渝风情的意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夜景。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对情郎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细腻,笔触细腻,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热爱。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诗的美感和意境,同时尝试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其含义。
夜色中的巴山后,竹鸡轻轻啼鸣, 静谧的巴水边,沙鸟静静栖息。 远远望去,巴水巴山绵延不断, 一直延伸到你所在的地方。 我想知道,你是否也在思我如梭?
你是否也在月夜里走过,那美丽的石门溪畔? 像那竹鸡轻唤着晚钟,也唤起了我对你的深深思念。 或许我与你相隔千里,但这份思念却如江水般连绵不绝。 就让这夜色中的巴山、巴水、竹鸡、沙鸟作证,我对你的思念如潮水般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