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读宋史》明张弼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张弼

《读宋史》原文

荆公不作相,名在司马上。

可怜一得君,遂入吕蔡行。

呜呼凤皇随鸦腐鼠场,九苞五采无辉光。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读《宋史》有感而作。张弼是明代书法家,他不仅擅长书法,而且对历史也颇有研究。这首诗以宋神宗时期的变法领袖王安石被排挤出朝廷这一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政治风云变幻、人生命运无常的感慨。

首句“荆公不作相,名在司马上”,直接点明主题,表达对王安石未能成为宰相的惋惜。王安石在神宗时期主持变法,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受到朝野许多人的拥护。但在权力斗争中,他并未能成功当上宰相,这与他在政治斗争中敌手的存在是分不开的。二句“可怜一得君,遂入吕蔡行”是一个转折,揭示出导致变法失败的关键人物:宋神宗时期的宠臣吕惠卿、蔡确等人。诗人通过描述王安石得到君王的信任后,却陷入小人之中,表明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人生命运的无常。

“呜呼凤皇随鸦腐鼠场”一句用典,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小人得志的悲愤和无奈。这里“凤凰”和“乌鸦”、“腐鼠”等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暗指那些所谓的宠臣如吕惠卿、蔡确等人的卑劣行为和对国家的危害。同时,“九苞五采无辉光”一句中,“九苞五采”指的是凤凰的特征,而“无辉光”则暗示了这些宠臣的卑劣行为使得国家失去了应有的光明。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政治斗争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命运的无常感慨。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评价,展示了他的政治观念和对人性的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